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高职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 | 第9页 |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堪忧 | 第9-10页 |
三、职业认同的重要作用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一、研究的对象、内容 | 第15页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 | 第18页 |
二、认同 | 第18-19页 |
三、职业认同 | 第19-21页 |
四、教师职业认同 | 第21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一、社会认同理论 | 第21-23页 |
二、自我认同理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6-44页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第26-31页 |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维度构建 | 第26-28页 |
二、编制初始问卷 | 第28页 |
三、形成正式问卷 | 第28-31页 |
第二节 问卷的施测 | 第31-33页 |
一、样本选取 | 第31-32页 |
二、测试工具 | 第32页 |
三、信效度检验 | 第32-33页 |
四、数据处理 | 第33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第33-44页 |
一、样本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情况 | 第34-35页 |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人口统计变量差异 | 第35-42页 |
四、影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统计情况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数据结果分析 | 第44-53页 |
第一节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第44-45页 |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不明确 | 第44-45页 |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情感不足 | 第45页 |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对社会支持方面认同感偏低 | 第45页 |
第二节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人口统计变量差异分析 | 第45-51页 |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性别差异分析 | 第45-46页 |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年龄差异分析 | 第46-47页 |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学历差异分析 | 第47页 |
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薪资差异分析 | 第47-48页 |
五、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职称差异分析 | 第48页 |
六、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课程类型差异分析 | 第48-49页 |
七、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毕业学校类型差异分析 | 第49页 |
八、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教龄差异分析 | 第49-50页 |
九、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地区差异分析 | 第50-51页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建议 | 第53-62页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第53-56页 |
一、政府应提高西部地区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态度 | 第53-54页 |
二、政府应营造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54-55页 |
三、政府应要设法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薪资待遇水平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学校层面 | 第56-59页 |
一、学校需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 第56页 |
二、学校需完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 | 第56-57页 |
三、学校需时刻关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状态 | 第57-58页 |
四、学校需注重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 第58-59页 |
第三节 个人层面 | 第59-62页 |
一、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期望 | 第59-60页 |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 第60页 |
三、树立目标,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8页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