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8-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6页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2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2.3 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1.3 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16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4 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应急疏散概述和元胞自动机原理 | 第20-29页 |
2.1 应急疏散概述 | 第20-23页 |
2.1.1 突发事件分类 | 第20-21页 |
2.1.2 道路设施与道路疏散条件 | 第21-22页 |
2.1.3 疏散目的地 | 第22页 |
2.1.4 疏散对象分类 | 第22页 |
2.1.5 疏散场景分类 | 第22-23页 |
2.2 元胞自动机基本原理 | 第23-29页 |
2.2.1 元胞自动机定义 | 第23-24页 |
2.2.2 行人元胞自动机更新规则 | 第24-25页 |
2.2.3 单车道机动车元胞自动机更新规则 | 第25-26页 |
2.2.4 人车混合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26-27页 |
2.2.5 三维元胞自动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人车混合疏散建模 | 第29-44页 |
3.1 疏散场景与基本参数设定 | 第29-35页 |
3.1.1 疏散场景设定 | 第29-31页 |
3.1.2 疏散网络元胞划分 | 第31-32页 |
3.1.3 基本参数设定 | 第32-33页 |
3.1.4 全局疏散仿真流程 | 第33-35页 |
3.2 机动车更新模块 | 第35-39页 |
3.2.1 加速减速规则 | 第35-36页 |
3.2.2 换道规则 | 第36页 |
3.2.3 路口转弯规则 | 第36-38页 |
3.2.4 机动车整体流程图 | 第38-39页 |
3.3 行人更新规则 | 第39-41页 |
3.3.1 地面路网的行人更新规则 | 第39-40页 |
3.3.2 天桥路网的行人更新规则 | 第40-41页 |
3.4 其他相关模块 | 第41-44页 |
3.4.1 行人和车辆初始化模块 | 第41-42页 |
3.4.2 数据统计和输出模块 | 第42页 |
3.4.3 路口规则控制模块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车混合疏散模拟与分析 | 第44-64页 |
4.1 模拟方案与初始条件设置 | 第44-47页 |
4.2 不同场景下的人车混合疏散方案模拟 | 第47-58页 |
4.2.1 无天桥路网下无红绿灯管制的人车混合疏散(方案1) | 第47-50页 |
4.2.2 无天桥路网下有红绿灯管制的人车混合疏散(方案2) | 第50-53页 |
4.2.3 有天桥路网下无红绿灯管制的人车混合疏散(方案3) | 第53-56页 |
4.2.4 有天桥路网下有红绿灯管制的人车混合疏散(方案4) | 第56-58页 |
4.3 疏散方案对比与分析 | 第58-64页 |
4.3.1 红绿灯管制对总体疏散时间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2 人行天桥对总体疏散时间的影响 | 第61-64页 |
第五章 人车混合疏散策略与建议 | 第64-68页 |
5.1 疏散工具选择 | 第64-65页 |
5.2 疏导方案与策略 | 第65-66页 |
5.3 基础路网设施建议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