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2.1 电生理信号采集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2 神经信号记录系统 | 第16-18页 |
1.2.3 肌电信号记录系统 | 第18-19页 |
1.2.4 多功能电生理信号记录系统 | 第19-21页 |
1.2.5 动物机器人的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电生理信号无线记录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5-40页 |
2.1 电生理信号简介及电路设计方案 | 第25-26页 |
2.1.1 神经元信号主要特征 | 第25页 |
2.1.2 肌电信号主要特征 | 第25页 |
2.1.3 电路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2.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26-31页 |
2.2.1 仪表放大器 | 第26-27页 |
2.2.2 带通滤波电路 | 第27-29页 |
2.2.3 加法放大电路 | 第29-30页 |
2.2.4 电路仿真分析 | 第30-31页 |
2.3 无线通信方案选择与电路设计 | 第31-34页 |
2.3.1 无线通信方案的选择 | 第31-32页 |
2.3.2 无线通信芯片选择及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2.4 主芯片选择与工作电路设计 | 第34-37页 |
2.4.1 STM32F103RCT6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2.4.2 SPI与USB通信接口 | 第35-36页 |
2.4.3 其他外围电路 | 第36-37页 |
2.5 电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37-39页 |
2.5.1 多路复用信号调理方案考虑 | 第37-38页 |
2.5.2 正负电源电路 | 第38-39页 |
2.6 PCB设计与制作 | 第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电生理信号无线记录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0-55页 |
3.1 采集端程序设计 | 第40-44页 |
3.1.1 ADC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3.1.2 与nRF24L01P的SPI通信程序 | 第42-44页 |
3.2 接收端程序设计 | 第44-48页 |
3.2.1 USB 2.0协议简介 | 第44-45页 |
3.2.2 USB2.0通信在STM32环境下的实现 | 第45-48页 |
3.3 基于LABVIEW的波形显示与储存上位机设计 | 第48-53页 |
3.3.1 VISA简介与使用 | 第48-50页 |
3.3.2 LabVIEW中USB数据读取 | 第50-51页 |
3.3.3 LabVIEW中数字滤波与波形显示 | 第51-53页 |
3.4 软件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53-54页 |
3.4.1 USB通信速率低 | 第53-54页 |
3.4.2 ADC、无线通信、USB数据速率不匹配的问题 | 第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系统调试及实验 | 第55-62页 |
4.1 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测试 | 第55-57页 |
4.1.1 MATLAB小波去噪 | 第55页 |
4.1.2 神经信号采集装置调试 | 第55-56页 |
4.1.3 肌电信号采集装置调试 | 第56-57页 |
4.2 麻醉状态下大壁虎神经信号采集 | 第57-59页 |
4.2.1 电极的选择与植入 | 第57-58页 |
4.2.2 大壁虎运动脑区神经信号记录 | 第58-59页 |
4.3 大壁虎运动过程中肌电信号采集 | 第59-61页 |
4.3.1 电极的选择与植入 | 第59页 |
4.3.2 大壁虎四肢肌电信号采集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小动物微小型遥控刺激系统设计 | 第62-72页 |
5.1 遥控刺激系统硬件设计 | 第62-64页 |
5.1.1 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 第62-63页 |
5.1.2 电源电路设计 | 第63-64页 |
5.1.3 其他外围电路设计 | 第64页 |
5.2 遥控刺激系统软件设计 | 第64-68页 |
5.2.1 LabVIEW上位机设计 | 第65-66页 |
5.2.2 发送端程序设计 | 第66页 |
5.2.3 刺激器程序设计 | 第66-68页 |
5.3 遥控刺激系统调试及实验 | 第68-71页 |
5.3.1 系统调试 | 第68页 |
5.3.2 大壁虎运动诱导实验 | 第68-70页 |
5.3.3 鸽子运动诱导实验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