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ARM9的气密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干式气密检测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11-14页
        1.2.1 干式气密检测法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干式气密检测的发展趋势第13页
        1.2.3 干式气密检测的主要应用领域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基于容积补偿的气密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第15-25页
    2.1 干式气密性检测的理论研究第15-21页
        2.1.1 气体泄漏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公式第15-17页
        2.1.2 泄漏容器内压力的变化分析第17-18页
        2.1.3 含差压值参数的气体泄漏量的实验计算公式第18-20页
        2.1.4 差压方式检测的工作原理第20-21页
    2.2 基于容积补偿的差压式气密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第21-24页
        2.2.1 工作原理介绍第21-22页
        2.2.2 基于容积补偿的差压式气密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第22-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气密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第25-35页
    3.1 嵌入式系统概述第25-26页
    3.2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6-29页
        3.2.1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第26-27页
        3.2.2 控制系统整体设计第27-28页
        3.2.3 系统功能介绍第28-29页
    3.3 项目硬件平台设计第29-30页
        3.3.1 项目硬件平台功能需求第29页
        3.3.2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第29-30页
    3.4 处理器与存储器第30-31页
        3.4.1 处理器第30-31页
        3.4.2 存储器第31页
    3.5 各个硬件模块设计第31-34页
        3.5.1 电源模块第31-32页
        3.5.2 USB接口模块第32-33页
        3.5.3 液晶屏接口模块第33页
        3.5.4 串口模块第33-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气密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的软件平台第35-57页
    4.1 嵌入式操作系统综述第35-38页
        4.1.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第35-36页
        4.1.2 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第36-38页
    4.2 Windows CE操作系统介绍第38-45页
        4.2.1 Windows CE操作系统模型第38-39页
        4.2.2 Windows CE的核心操作系统服务第39-45页
    4.3 Windows CE的移植和定制第45-51页
        4.3.1 BSP、BootLoader和OAL层的开发第45-50页
        4.3.2 Windows CE的定制第50-51页
    4.4 驱动程序开发第51-56页
        4.4.1 Windows CE的设备驱动模型第51-52页
        4.4.2 流接口驱动程序模型第52-54页
        4.4.3 数据采集模块驱动设计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测试软件的开发第57-74页
    5.1 Windows CE编程选项第57-59页
        5.1.1 Windows CE的编程模式第57-58页
        5.1.2 开发工具Embedded Visual C++第58-59页
    5.2 测试软件整体设计第59-60页
        5.2.1 软件总体结构第59页
        5.2.2 软件工作流程第59-60页
    5.3 测试软件的功能实现第60-67页
        5.3.1 数据采集模块第60-61页
        5.3.2 系统控制模块第61-64页
        5.3.3 数据处理模块第64-67页
    5.4 控制方法第67-73页
        5.4.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第67-71页
        5.4.2 系统仿真第71-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4-85页
    6.1 试验平台介绍第74-76页
    6.2 系统保压自检测试第76-78页
        6.2.1 系统保压测试第76-77页
        6.2.2 差压传感器误差标定第77-78页
    6.3 无容积补偿测试第78-79页
    6.4 有容积补偿测试第79-81页
    6.5 有、无容积补偿两种测试方法对比第81-82页
    6.6 测试误差分析第82-84页
    6.7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7.1 全文总结第85-86页
    7.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刻蚀工艺中金属再结晶与蚀坑的形成改善
下一篇:线束检测装置的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