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隐喻角度评析《红楼梦》菊花诗的两个英译本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致谢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9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 第8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8-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2.1 《红楼梦》抄本简介 | 第9页 |
2.2 《红楼梦》英译本简介 | 第9-10页 |
2.3 《红楼梦》中的隐喻 | 第10-11页 |
2.3.1 人名隐喻 | 第10页 |
2.3.2 诗词隐喻 | 第10-11页 |
2.4 《红楼梦》概念隐喻研究 | 第11-12页 |
2.5 菊花文化研究 | 第12-14页 |
2.5.1 中国的菊花文化 | 第12-13页 |
2.5.2 西方的菊花文化 | 第13-14页 |
第三章 概念隐喻 | 第14-17页 |
3.1 概念隐喻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页 |
3.2 概念隐喻的内涵 | 第14-15页 |
3.3 概念隐喻的翻译研究 | 第15-17页 |
第四章 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红楼梦》菊花诗英译 | 第17-44页 |
4.1 薛宝钗的菊花诗 | 第17-22页 |
4.2 贾宝玉的菊花诗 | 第22-27页 |
4.3 林黛玉的菊花诗 | 第27-33页 |
4.4 史湘云的菊花诗 | 第33-39页 |
4.5 贾探春的菊花诗 | 第39-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