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象征性定位 | 第16-20页 |
2.1.1 象征性定位的定义 | 第16-18页 |
2.1.2 象征性定位的维度研究 | 第18-19页 |
2.1.3 象征性定位的实证研究 | 第19-20页 |
2.2 品牌忠诚 | 第20-23页 |
2.2.1 品牌忠诚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2 品牌忠诚的维度研究 | 第21-22页 |
2.2.3 品牌忠诚的实证研究 | 第22-23页 |
2.3 心理契约 | 第23-27页 |
2.3.1 心理契约的定义 | 第23-24页 |
2.3.2 心理契约的维度 | 第24-25页 |
2.3.3 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 | 第25-27页 |
3 理论框架 | 第27-30页 |
3.1 逻辑框架图 | 第27页 |
3.2 象征性功能定位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心理契约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 心理契约基于象征性定位对品牌忠诚的调节作用 | 第29-30页 |
4 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4.1 数据收集 | 第30-31页 |
4.2 预测试 | 第31-32页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4.3.1 描述统计 | 第32页 |
4.3.2 信度分析 | 第32页 |
4.3.3 效度分析 | 第32-33页 |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3页 |
4.3.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3页 |
4.3.6 回归分析 | 第33-35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5.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页 |
5.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5.2 信度检验 | 第36-37页 |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7-38页 |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8页 |
5.5 相关性检验 | 第38-39页 |
5.6 回归分析 | 第39-41页 |
5.6.1 象征性定位与品牌忠诚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5.6.2 心理契约与品牌忠诚的回归分析 | 第40页 |
5.6.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5.7 调节效应 | 第41页 |
5.8 管理启示 | 第41-46页 |
5.8.1 象征性定位对笔记本电脑品牌忠诚影响的建议 | 第42-44页 |
5.8.2 心理契约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建议 | 第44-46页 |
6 结论及瞻望 | 第46-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6.1.1 关于象征性定位的讨论 | 第46-47页 |
6.1.2 关于心理契约的讨论 | 第47页 |
6.1.3 关于心理契约中介作用的讨论 | 第47-48页 |
6.2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48-50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48页 |
6.2.2 研究的创新 | 第48-49页 |
6.2.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