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1.4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15-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6页 |
1.2.3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 第20-35页 |
2.1 技术接受模型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2.1.1 理性行为理论(TRA) | 第20-21页 |
2.1.2 计划行为理论(TPB) | 第21-22页 |
2.1.3 技术接受模型(TAM) | 第22-24页 |
2.1.4 基于TAM的主要扩展模型 | 第24-26页 |
2.1.5 文献评述 | 第26页 |
2.2 网络外部性理论综述 | 第26-29页 |
2.2.1 网络外部性的定义 | 第26-27页 |
2.2.2 网络外部性的研究范围 | 第27-29页 |
2.2.3 文献评述 | 第29页 |
2.3 感知风险理论综述 | 第29-32页 |
2.3.1 感知风险的定义 | 第29-30页 |
2.3.2 感知风险相关维度 | 第30-31页 |
2.3.3 对于网络购物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1页 |
2.3.4 对于减少感知风险策略的研究 | 第31-32页 |
2.4 网络购物网站质量研究综述 | 第32-35页 |
2.4.1 购物网站质量定义 | 第32页 |
2.4.2 DeLone & McLean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及其修正模型 | 第32-34页 |
2.4.3 文献评述 | 第34-35页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5-41页 |
3.1 网络购物平台概述 | 第35-36页 |
3.1.1 网络购物平台的主要内容与功能 | 第35-36页 |
3.1.2 消费者需求特点 | 第36页 |
3.2 理论模型的提出 | 第36-37页 |
3.3 变量解释与模型假设的提出 | 第37-41页 |
4 问卷设计 | 第41-45页 |
4.1 问卷设计流程 | 第41页 |
4.2 问卷结构与量表设计 | 第41-43页 |
4.3 问卷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4.3.1 问卷前测 | 第43页 |
4.3.2 问卷回收情况 | 第43页 |
4.3.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5 实证分析 | 第45-57页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46-49页 |
5.2.1 信度检验 | 第46-47页 |
5.2.2 效度检验 | 第47-49页 |
5.3 假设检验 | 第49-54页 |
5.3.1 相关分析 | 第49-51页 |
5.3.2 回归分析 | 第51-54页 |
5.4 假设检验结果与模型修正 | 第54-55页 |
5.5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7-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6.2 对策与建议 | 第58-59页 |
6.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59页 |
6.4 研究局限 | 第59-60页 |
6.5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A | 第65-6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