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本文的选题立意 | 第11-16页 |
一、西方国家国有企业兴衰起伏及其原因 | 第11-15页 |
二、选题立意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 第18-21页 |
一、框架结构 | 第18-20页 |
二、本文具有的创新或新意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理论探讨与文献综述 | 第21-47页 |
第一节 自然垄断理论综述 | 第21-30页 |
一、自然垄断理论——传统观点 | 第21-23页 |
二、自然垄断理论——现代观点 | 第23-27页 |
三、动态过程中自然垄断行业的变迁 | 第27-30页 |
第二节 自然垄断行业建立国有企业的原因和历史必然性 | 第30-35页 |
一、在自然垄断行业建立国有企业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二、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两种治理方式 | 第32-35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从自然垄断行业退出的理论探讨 | 第35-47页 |
一、行业自然垄断属性的变化 | 第35-40页 |
二、国有企业的二重性特征 | 第40-44页 |
三、政府失效推动国有企业的退出 | 第44-46页 |
四、政治方面的因素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日本特殊法人的内涵、形态及其运营 | 第47-73页 |
第一节 日本特殊法人的界定与内涵 | 第47-52页 |
一、日本公共企业的界定和分类 | 第47-51页 |
二、特殊法人概念的内涵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日本特殊法人的形态及其分布领域 | 第52-60页 |
一、特殊法人的组织形态 | 第52-56页 |
二、特殊法人的分布领域 | 第56-60页 |
第三节 日本特殊法人的运营 | 第60-73页 |
一、特殊法人的相关法律及其特点 | 第60-61页 |
二、政府对特殊法人的管理 | 第61-64页 |
三、特殊法人的机构及运作 | 第64-66页 |
四、特殊法人的资本金和财务会计制度 | 第66-69页 |
五、资金筹措与国家预算的关系 | 第69-73页 |
第四章 日本特殊法人的发展历程及其积极作用 | 第73-97页 |
第一节 日本特殊法人设立的原因 | 第73-77页 |
一、共性原因 | 第73-75页 |
二、自身原因 | 第75-77页 |
第二节 战后特殊法人的发展历程 | 第77-86页 |
一、起步阶段 | 第79-80页 |
二、迅速发展阶段 | 第80-82页 |
三、稳定发展阶段 | 第82-83页 |
四、改革阶段 | 第83-86页 |
第三节 特殊法人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第86-97页 |
一、为经济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和廉价服务 | 第86-89页 |
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和能源 | 第89页 |
三、为特定领域的发展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 第89-93页 |
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 第93页 |
五、政府推行产业政策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 第93-95页 |
六、为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提供物质保证 | 第95-96页 |
七、为振兴科技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 第96-97页 |
第五章 日本特殊法人改革的背景及其改革历程 | 第97-111页 |
第一节 日本特殊法人改革的背景与原因 | 第97-105页 |
一、技术进步侵蚀了自然垄断领域特殊法人的利润 | 第97-98页 |
二、技术进步降低了某些行业进入的壁垒 | 第98-99页 |
三、市场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成本 | 第99-100页 |
四、特殊法人的二重性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 第100-103页 |
五、政府失效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六、民间资本的发展为政府退出提供了条件 | 第104-105页 |
七、政治因素的推动 | 第105页 |
第二节 日本特殊法人改革的历程及其成果 | 第105-111页 |
一、改革历程 | 第105-109页 |
二、改革成果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日本对国铁和电信的改革 | 第111-131页 |
第一节 日本对国铁的改革 | 第111-117页 |
一、日本对铁路事业的改革 | 第111-113页 |
二、日本国铁民营化的效果 | 第113-115页 |
三、日本国铁民营化的最新进展 | 第115-117页 |
第二节 日本对电信业的改革 | 第117-131页 |
一、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的改革进程 | 第118-124页 |
二、日本电信业放松规制分析 | 第124-131页 |
第七章 日本对邮政事业的改革 | 第131-145页 |
第一节 日本邮政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积极作用 | 第131-134页 |
一、日本邮政事业的发展历程 | 第131-133页 |
二、邮政组织的沿革 | 第133-134页 |
第二节 日本邮政事业民营化的必要性 | 第134-138页 |
一、推动日本整个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 第134-135页 |
二、邮政金融严重挤压民间金融,屡遭外资金融投诉 | 第135-136页 |
三、邮政业务亏损严重 | 第136页 |
四、邮局局长仍实行世袭制 | 第136-137页 |
五、改革时机一再延误 | 第137-138页 |
第三节 日本邮政事业民营化的基本方针及最新进展 | 第138-145页 |
一、日本邮政民营化的基本方针 | 第138-143页 |
二、日本邮政民营化的最终目标及最新进展 | 第143-145页 |
第八章 日本特殊法人设立和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第145-164页 |
第一节 对日本特殊法人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145-150页 |
一、对战后日本特殊法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 | 第145-149页 |
二、何谓日本的“民营化” | 第149-150页 |
第二节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50-154页 |
一、中国电信 | 第151页 |
二、中国石化 | 第151-152页 |
三、中国铁路 | 第152-153页 |
四、中国电力 | 第153-154页 |
第三节 日本特殊法人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 第154-159页 |
一、特殊法人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154-155页 |
二、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借鉴日本特殊法人化经验应注意的问题 | 第155-156页 |
三、在推进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特殊法人化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 第156-159页 |
第四节 深化自然垄断行业国企改革的几点建议 | 第159-164页 |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159页 |
二、深化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 | 第159-160页 |
三、加强市场准入的建立和完善 | 第160-161页 |
四、加快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161-162页 |
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162页 |
六、加强审计监督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 第162页 |
七、加强全国人大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导地位 | 第162页 |
八、做好改革的宣传工作 | 第162页 |
九、加快铁路和邮政行业的改革 | 第162-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6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69-170页 |
论文摘要 | 第170-173页 |
Abstract | 第173-177页 |
后 记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