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股权激励制度的产生 | 第11页 |
1.1.2 限制性股票模式股权激励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3 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12页 |
1.1.4 限制性股票模式股权激励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 第12-13页 |
1.1.5 选择限制性股票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概述 | 第17-26页 |
2.1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的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2.1.1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1.2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2.1.3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内容 | 第19-20页 |
2.2.1 明确激励目标 | 第19页 |
2.2.2 确定限制性股票来源与数量 | 第19页 |
2.2.3 选择激励对象 | 第19页 |
2.2.4 确定授予条件、授予时期与授予价格 | 第19-20页 |
2.2.5 确定锁定期、解锁期与解锁条件 | 第20页 |
2.2.6 明确激励计划的变更与终止 | 第20页 |
2.3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方式 | 第20-21页 |
2.4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下管理层操纵的动机 | 第21页 |
2.5 我国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的现状 | 第21-26页 |
2.5.1 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 | 第21-22页 |
2.5.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模式的选择 | 第22-23页 |
2.5.3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标的物的来源 | 第23-24页 |
2.5.4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的板块与行业分布 | 第24页 |
2.5.5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对象 | 第24页 |
2.5.6 我国出台的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3.1.2 有效市场假说 | 第27-28页 |
3.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8-30页 |
3.2.1 股权激励市场反映的研究 | 第28-29页 |
3.2.2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研究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事件研究法概述 | 第30-34页 |
4.1 事件研究法的结构与步骤介绍 | 第30页 |
4.2 事件及事件日的确定 | 第30-31页 |
4.3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31页 |
4.4 预期报酬率的计算 | 第31-32页 |
4.5 异常收益率与累积异常收益率的计算 | 第32-33页 |
4.6 显著性检验 | 第33页 |
4.7 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过程的市场效应分析 | 第34-52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5.2.1 样本选取 | 第35-36页 |
5.2.2 计算预期报酬率模型的选取 | 第36页 |
5.3 事件研究法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36-50页 |
5.3.1 预案公告日 | 第36-40页 |
5.3.2 股票登记日 | 第40-45页 |
5.3.3 解锁日 | 第45-50页 |
5.4 事件研究法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累积异常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8页 |
6.1 研究假设 | 第52页 |
6.2 模型设计 | 第52-53页 |
6.3 变量选取与计量 | 第53-55页 |
6.3.1 因变量 | 第53页 |
6.3.2 解释变量 | 第53-54页 |
6.3.3 控制变量 | 第54-55页 |
6.4 回归结果与检验 | 第55-57页 |
6.4.1 Pearson检验 | 第55-56页 |
6.4.2 多元回归结果 | 第56-5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58-60页 |
第八章 政策性建议、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0-63页 |
8.1 政策性建议 | 第60-62页 |
8.1.1 完善股权激励制度 | 第60页 |
8.1.2 完善市场约束机制 | 第60-61页 |
8.1.3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股权制度 | 第61页 |
8.1.4 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 第61-62页 |
8.2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6-67页 |
附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