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附注信息元素披露及变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国际XBRL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2 国内XBRL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 | 第13-20页 |
1.2.1 XBRL技术概要 | 第13-14页 |
1.2.2 XBRL财务报告 | 第14-17页 |
1.2.3 XBRL报表维度建模 | 第17-20页 |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 第20-22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22-23页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第22-23页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4-28页 |
2.1 XBRL整体研究架构综述 | 第24-25页 |
2.2 XBRL分类标准研究 | 第25-28页 |
2.2.1 XBRL分类标准制定研究 | 第26-27页 |
2.2.2 XBRL分类标准评价研究 | 第27页 |
2.2.3 XBRL分类标准扩展研究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页 |
第3章 财务报表附注信息元素提取的理论研究 | 第28-36页 |
3.1 财务报表附注 | 第28-31页 |
3.1.1 财务报表附注的含义及作用 | 第28-29页 |
3.1.2 财务报表附注的规范性 | 第29-31页 |
3.2 财务信息元素理论 | 第31-33页 |
3.2.1 财务信息概述 | 第31页 |
3.2.2 财务信息元素理论 | 第31-33页 |
3.3 财务报表附注信息元素研究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研究方法 | 第36-43页 |
4.1 实务归纳法 | 第36-40页 |
4.1.1 统计总则 | 第36-38页 |
4.1.2 表格信息的统计方式 | 第38-39页 |
4.1.3 非表格信息的统计方式 | 第39-40页 |
4.2 聚类分析法 | 第40-42页 |
4.2.1 聚类分析概述 | 第40-41页 |
4.2.2 面板数据的系统聚类思想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研究分析 | 第43-61页 |
5.1 研究样本 | 第43-44页 |
5.2 企业实务披露元素的最大边界 | 第44-47页 |
5.2.1 最大边界及模拟最大边界的定义 | 第44-45页 |
5.2.2 模拟最大边界的统计结果 | 第45-47页 |
5.3 企业实务披露元素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47-54页 |
5.3.1 元素披露总体情况 | 第47-49页 |
5.3.2 披露元素分类统计情况 | 第49-52页 |
5.3.3 按披露财务报表项目统计情况 | 第52-54页 |
5.4 企业实务披露元素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第54-60页 |
5.4.1 单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 第54-57页 |
5.4.2 截面数据按报表项目聚类 | 第57-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61-6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6.2 研究限制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62-63页 |
6.2.1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62-63页 |
6.2.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1 | 第66-67页 |
附录 2 | 第67-68页 |
附录 3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