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1 理论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现实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6-17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8-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23页 |
1.4 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25-36页 |
2.1 品牌国际化相关理论 | 第25-29页 |
2.1.1 品牌国际化概念 | 第25-26页 |
2.1.2 品牌国际化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2.1.3 品牌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 第27-28页 |
2.1.4 品牌国际化模式以及阶段划分 | 第28-29页 |
2.2 动态能力相关理论 | 第29-35页 |
2.2.1 动态能力定义 | 第29-31页 |
2.2.2 动态能力组织过程 | 第31-32页 |
2.2.3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 | 第32-34页 |
2.2.4 动态能力测量方法 | 第34-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研究样本的选择和假设的提出 | 第36-46页 |
3.1 品牌样本选择 | 第36-37页 |
3.2 动态能力构成因子 | 第37-45页 |
3.2.1 环境洞察能力 | 第38-42页 |
3.2.1.1 企业家团队的知识积累 | 第39-40页 |
3.2.1.2 企业家团队的国外经验 | 第40-41页 |
3.2.1.3 环境洞察能力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框架 | 第41-42页 |
3.2.2 创新能力 | 第42-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动态能力构成因子对品牌国际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6-68页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 第46-47页 |
4.1.1 研究方法 | 第46页 |
4.1.2 数据收集 | 第46-47页 |
4.2 实证结果 | 第47-66页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55页 |
4.2.2 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 | 第55-66页 |
4.3 假设实证结果讨论 | 第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68-7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8-70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70-72页 |
5.2.1 提高企业家团队的环境洞察能力 | 第70-71页 |
5.2.2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第71-72页 |
5.3 不足及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