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番茄(西红柿)论文

铁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柠檬酸转运基因SlFRD3的克隆与分析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1 前言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2 植物铁代谢的机理第16-20页
        1.2.1 植物铁的吸收第16-17页
        1.2.2 铁在细胞内的短距离转运第17-18页
        1.2.3 铁经木质部和韧皮部的长距离转运第18-19页
        1.2.4 铁经木质部和韧皮部转运后的地上部再分配第19-20页
    1.3 其他生物和非生物条件对铁代谢的调控第20-21页
        1.3.1 其他元素对铁吸收转运和分配的影响第20页
        1.3.2 植物激素对铁利用的调控第20-21页
    1.4 MATE基因家族第21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2 不同铁营养状态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2-31页
    2.1 试验材料第22页
    2.2 植物培养第22页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2-24页
        2.3.1 叶绿素和根长第22页
        2.3.2 根系活力第22-23页
        2.3.3 脯氨酸第23页
        2.3.4 丙二醛第23-24页
        2.3.5 铁含量第24页
    2.4 数据分析第24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24-30页
        2.5.1 不同浓度铁处理番茄幼苗的长势第24-25页
        2.5.2 不同浓度铁处理对番茄幼苗根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第25-26页
        2.5.3 不同浓度铁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6页
        2.5.4 不同浓度铁处理对番茄幼苗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影响第26-28页
        2.5.5 不同浓度铁处理对番茄铁含量的影响的差异第28-30页
    2.6 小结第30-31页
3 番茄SlFRD3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第31-46页
    3.1 试验材料第31页
    3.2 SlFRD3的克隆以及序列的测定和分析第31-37页
        3.2.1 Trizol法提取番茄的总RNA第31-32页
        3.2.2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32页
        3.2.3 SlFRD3基因的克隆第32-34页
        3.2.4 目的片段的胶回收第34页
        3.2.5 目的片段连接、转化及测序第34-36页
        3.2.6 番茄柠檬酸转运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第36-37页
    3.3 SlFRD3基因的表达分析第37-38页
        3.3.1 SlFRD3在番茄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表达第37-38页
        3.3.2 不同浓度铁处理番茄根和叶中SlFRD3的表达第38页
    3.4 SlFRD3在番茄中的表达分析第38-40页
        3.4.1 番茄组织中SlFRD3的特异性表达分析第38-39页
        3.4.2 不同铁处理对番茄SlFRD3在根和叶中表达的影响第39-40页
    3.5 番茄SlFRD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44页
        3.5.1 番茄SlFRD3蛋白一级结构分析第40-41页
        3.5.2 番茄SlFRD3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第41-42页
        3.5.3 番茄SlFRD3的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第42-44页
    3.6 小结第44-46页
4 番茄SlFRD3启动子基因分析和载体的构建第46-54页
    4.1 实验材料第46-47页
    4.2 番茄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7页
    4.3 番茄SlFRD3基因启动子的扩增第47-48页
    4.4 目的片段的胶回收第48页
    4.5 目的片段连接、转化及测序第48-49页
        4.5.1 SlFRD3基因启动子序列第49页
    4.6 SlFRD3基因启动子的结构预测第49-51页
    4.7 重组载体的构建第51-52页
        4.7.1 启动子片段质粒和PBI121质粒的提取第51页
        4.7.2 启动子片段质粒和PBI121质粒的酶切处理第51-52页
        4.7.3 重组表达载体质粒的构建第52页
    4.8 小结第52-54页
5 讨论与结论第54-57页
    5.1 讨论第54-55页
    5.2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能力对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企业对越南的投资潜力研究--以纺织服装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