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 乡土地理 | 第16页 |
2.2 地理课程资源 | 第16-17页 |
2.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第17-18页 |
3 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 | 第18-32页 |
3.1 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资源简介 | 第18-19页 |
3.1.1 自然地理资源 | 第18页 |
3.1.2 人文地理资源 | 第18-19页 |
3.1.3 环境问题突出 | 第19页 |
3.2 调查问卷 | 第19-20页 |
3.2.1 问卷调查设计的主要依据及内容 | 第19-20页 |
3.2.2 问卷调查方式及对象 | 第20页 |
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0-30页 |
3.3.1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第20-25页 |
3.3.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25-30页 |
3.4 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现状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3.4.1 中学缺乏可直接利用的乡土地理教材 | 第30页 |
3.4.2 部分教师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能力有限 | 第30页 |
3.4.3 教师工作压力大,缺乏时间和精力 | 第30-31页 |
3.4.4 学生外出实践安全问题敏感 | 第31页 |
3.4.5 相关教育部门的不重视 | 第31-32页 |
4 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 第32-37页 |
4.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32-33页 |
4.1.1 因地制宜原则 | 第32页 |
4.1.2 实用性原则 | 第32页 |
4.1.3 实践性原则 | 第32-33页 |
4.1.4 综合性原则 | 第33页 |
4.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 第33-34页 |
4.2.1 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 第33页 |
4.2.2 有利于中学生地理学科一般能力的培养 | 第33页 |
4.2.3 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 | 第33-34页 |
4.3 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 第34-37页 |
4.3.1 编写石家庄市直接可利用的乡土地理辅助材料 | 第34页 |
4.3.2 开发石家庄市信息化乡土地理资源 | 第34页 |
4.3.3 建设石家庄市乡土地理实践基地 | 第34-35页 |
4.3.4 开发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资源与中学教材结合——以湘教版必修二为例 | 第35-37页 |
5 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途径 | 第37-53页 |
5.1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第37-39页 |
5.1.1 以乡土地理资源为测试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 第37-38页 |
5.1.2 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对比材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 第38页 |
5.1.3 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 第38页 |
5.1.4 采用信息化工具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 第38-39页 |
5.2 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第39-40页 |
5.2.1 开展乡土地理参观活动 | 第39页 |
5.2.2 进行乡土地理小调查 | 第39页 |
5.2.3 有序组织开展乡土地理野外考察活动 | 第39-40页 |
5.3 编写石家庄市乡土案例 | 第40-53页 |
5.3.1“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 第40-44页 |
5.3.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教学设计 | 第44-50页 |
5.3.3 抱犊寨野外考察案例 | 第50-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