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特警职业压力研究--以H市特警支队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导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关于警察职业压力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压力和压力源 | 第14页 |
2、警察、公安和特警 | 第14-15页 |
3、社会工作和小组社会工作 | 第15-16页 |
二、H市特警职业压力现状调查 | 第16-20页 |
(一) 调查研究对象概述 | 第16-17页 |
(二) 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三) 访谈的基本情况和问卷的发放情况 | 第18页 |
1、访谈的基本情况 | 第18页 |
2、问卷的发放情况 | 第18页 |
(四) 问卷及访谈数据分析 | 第18-20页 |
1、整体压力情况的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2、压力外在表现情况的数据分析 | 第19页 |
3、重点问题的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三、H市特警支队警员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 第20-28页 |
(一) 工作本身层面 | 第20-22页 |
1、工作任务繁重 | 第20页 |
2、工作责任重大 | 第20-21页 |
3、工作危险性高 | 第21页 |
4、工作时间较长 | 第21-22页 |
5、工作任务紧急 | 第22页 |
(二) 组织管理层面 | 第22-24页 |
1、工资待遇较低 | 第22页 |
2、资源保障缺乏 | 第22-23页 |
3、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3-24页 |
4、组织体制不全面 | 第24页 |
5、训练机制不完善 | 第24页 |
(三) 队员自身层面 | 第24-26页 |
1、个人素质差异 | 第24-25页 |
2、多个角色冲突 | 第25页 |
3、未来发展模糊 | 第25页 |
4、个人价值实现 | 第25-26页 |
5、身体状况频发 | 第26页 |
(四) 社会支持层面 | 第26-28页 |
1、婚恋家庭层面的压力 | 第26-27页 |
2、人际支持缺乏 | 第27页 |
3、警民关系不和谐 | 第27-28页 |
四、增强H市特警职业活力的对策与建议 | 第28-33页 |
(一) 组织方面的建议 | 第28-32页 |
1、增加警察数量,合理优化警力资源 | 第28-29页 |
2、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民警合法权益 | 第29页 |
3、转变管理模式,进行体制优化改革 | 第29-30页 |
4、采取多项措施,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 第30页 |
5、引导舆论走向,完善社会支持网络 | 第30-31页 |
6、培养专业人才,运用科学方式干预 | 第31-32页 |
(二) 对个人层面的建议 | 第32-33页 |
五、小组工作对H市特警职业压力的介入 | 第33-56页 |
(一) 小组背景 | 第33页 |
(二) 小组前期准备 | 第33页 |
(三) 小组名称、时间和地点 | 第33-34页 |
(四) 小组类型 | 第34页 |
(五) 小组目标 | 第34页 |
1、总目标 | 第34页 |
2、分目标 | 第34页 |
(六) 小组组员招募及筛选 | 第34-35页 |
(七) 小组活动简介 | 第35-53页 |
1、第一次小组活动 | 第35-38页 |
2、第二次小组活动 | 第38-42页 |
3、第三次小组活动 | 第42-44页 |
4、第四次小组活动 | 第44-47页 |
5、第五次小组活动 | 第47-50页 |
6、第六次小组活动 | 第50-53页 |
(八) 小组评估 | 第53-56页 |
1、评估的重要性 | 第53-54页 |
2、小组评估方法 | 第54页 |
3、评估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六、结语:总结与反思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项目方案设计(一) | 第62-71页 |
项目方案设计(二) | 第7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