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趋向补语概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趋向补语的界定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 第12-16页 |
一、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 | 第12-13页 |
二、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 | 第13-14页 |
三、趋向补语的状态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外国留学生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调查 | 第16-23页 |
第一节 趋向补语偏误的调查对象 | 第16页 |
第二节 趋向补语偏误的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数据统计 | 第17-23页 |
一、关于趋向补语误加的数据统计 | 第17-18页 |
二、关于趋向补语遗漏的数据统计 | 第18-19页 |
三、关于趋向补语误代的数据统计 | 第19-21页 |
四、关于趋向补语和趋向动词之间混用的数据统计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外国留学生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类型 | 第23-34页 |
第一节 趋向补语的误加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趋向补语的遗漏 | 第25-28页 |
一、“起来”的遗漏 | 第26-27页 |
二、“出”的遗漏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趋向补语的误代 | 第28-32页 |
一、简单趋向补语的误代 | 第28-29页 |
二、复合趋向补语的误代 | 第29-31页 |
三、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误代 | 第31-32页 |
第四节 趋向补语和趋向动词之间的混用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外国留学生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原因 | 第34-39页 |
第一节 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回避心理 | 第36-37页 |
第四节 趋向补语的复杂性 | 第37-39页 |
第五章 面对外国留学生趋向补语教学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建议 | 第39-46页 |
第一节 趋向补语的教学策略 | 第39-42页 |
一、运用认知法初步了解趋向补语 | 第39-40页 |
二、运用情景法对趋向补语加深理解 | 第40-41页 |
三、运用阅读法巩固对趋向补语的理解 | 第41-42页 |
第二节 趋向补语的教学建议 | 第42-46页 |
一、针对回避心理的教学建议 | 第42-43页 |
二、注意教学顺序 | 第43-44页 |
三、教师应多营造练习机会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