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机械手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1页
    1.2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述第11-13页
    1.3 机械手轨迹跟踪控制国外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根据机械手不同的控制量第13-15页
        1.3.2 根据机械手不同的控制算法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对机械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建模第17-29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刚体位姿描述第17-18页
        2.2.1 位置描述第17页
        2.2.2 方向描述第17-18页
        2.2.3 位姿的描述第18页
    2.3 坐标变换第18-19页
        2.3.1 坐标平移变换第18页
        2.3.2 坐标旋转变换第18-19页
        2.3.3 坐标复合变换第19页
    2.4 机械手运动学方程的推导第19-22页
    2.5 机械手动力学模型分析与建立第22-27页
        2.5.1 拉格朗日方程第22-23页
        2.5.2 机械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3-26页
        2.5.3 机械手动力学模型的特点第26-27页
    2.6 在MATLAB中建立机械手的模型第27-28页
        2.6.1 S函数的简介第27页
        2.6.2 使用S函数建立双关节机械手的模型第27-28页
    2.7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双关节机械手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第29-50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模糊控制理论第29-33页
        3.2.1 模糊集合第29-30页
        3.2.2 隶属函数第30-32页
        3.2.3 模糊推理第32-33页
    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33-37页
        3.3.1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原理第33-34页
        3.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34-37页
    3.4 双关节机械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37-41页
        3.4.1 双关节机械手轨迹跟踪控制方案第38页
        3.4.2 双关节机械手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第38-41页
    3.5 仿真实验第41-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自适应模糊算法的机械手轨迹跟踪控制第50-76页
    4.1 引言第50-51页
    4.2 自适应模糊控制第51-54页
        4.2.1 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第51-53页
        4.2.2 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第53-54页
    4.3 基于MIMO系统的机械手自适应模糊鲁棒控制方法第54-65页
        4.3.1 问题描述第55-57页
        4.3.2 间接自适应模糊鲁棒控制器的设计第57-61页
        4.3.3 仿真实验研究第61-65页
    4.4 基于模糊补偿的机械手自适应模糊控制第65-74页
        4.4.1 机械手系统描述第65-66页
        4.4.2 模糊补偿的控制方案第66-67页
        4.4.3 考虑摩擦的自适应模糊补偿控制第67-68页
        4.4.4 考虑摩擦、外界干扰的自适应模糊补偿控制第68-69页
        4.4.5 仿真实验研究第69-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76-77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77页
    5.3 论文工作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与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