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侯易模式的中英学位论文摘要的词汇衔接对比研究--以应用语言学专业为例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词汇衔接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二、词汇衔接的应用研究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一、词汇衔接的国内研究 | 第16-17页 |
二、词汇衔接的实证研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中英学位论文摘要的对比研究 | 第18-20页 |
第四节 研究发展趋势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第一节 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侯易的词汇衔接模式 | 第22-27页 |
一、词汇衔接的分类 | 第23-25页 |
二、词汇衔接矩阵图 | 第25-26页 |
三、连接和连接结的定义 | 第26页 |
四、中心句和边缘句的定义 | 第26-27页 |
五、主题开始句和主题结束句的定义 | 第27页 |
第三节 理论构建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9-34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第30-33页 |
一、Ant Conc3.2.4w | 第30-31页 |
二、SPSS19.0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34-73页 |
第一节 中英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词汇衔接模式 | 第34-55页 |
一、词汇衔接矩阵图的构建 | 第34-50页 |
二、连接结网络的实现 | 第50-52页 |
三、中心句和边缘句的实现 | 第52-54页 |
四、主题开始句和主题结束句的实现 | 第54-55页 |
第二节 中英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词汇衔接的异同 | 第55-59页 |
一、词汇衔接的相同点 | 第56-57页 |
二、词汇衔接的不同点 | 第57-59页 |
第三节 两个语料的词汇衔接对比分析 | 第59-68页 |
一、词汇衔接手段频数对比 | 第59-63页 |
二、两个语料的词汇衔接手段的统计分析 | 第63-67页 |
三、产生相似之处和差异的原因 | 第67-68页 |
第四节 词汇衔接与学位论文摘要的结构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73-78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73-75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第75-76页 |
一、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第75页 |
二、对英语写作的启示 | 第75-7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76-77页 |
一、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76-77页 |
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