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 学业拖延 | 第9-13页 |
1.1 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1.1 拖延的概念 | 第9-10页 |
1.1.2 学业拖延的概念 | 第10页 |
1.2 学业拖延的研究 | 第10-13页 |
1.2.1 学业拖延的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1.2.2 学业拖延的测量 | 第11-12页 |
1.2.3 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 团体心理辅导 | 第13-17页 |
2.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团体心理辅导特点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1 效率高 | 第14页 |
2.2.2 影响广 | 第14-15页 |
2.2.3 效果佳 | 第15页 |
2.3 团体心理辅导功能的研究 | 第15-16页 |
2.3.1 教育功能 | 第15页 |
2.3.2 发展功能 | 第15-16页 |
2.3.3 预防功能 | 第16页 |
2.3.4 治疗功能 | 第16页 |
2.4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2.4.1 团体动力学理论 | 第16页 |
2.4.2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 第16页 |
2.4.3 人际沟通理论 | 第16-17页 |
2.4.4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第17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构想 | 第17-18页 |
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页 |
2 研究假设 | 第17-18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18-24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1 学业拖延水平调查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2 学业拖延团体干预被试: | 第18页 |
2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3 研究程序 | 第19-21页 |
3.1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3.2 实验变量 | 第19-20页 |
3.3 团体活动方案 | 第20-21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4 结果 | 第21-24页 |
4.1.团体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比组小学生学业拖延程度的比较 | 第21-22页 |
4.1.1 干预组与对比组在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 | 第21-22页 |
4.1.2 团体干预后,干预组与对比组小学生学业拖延程度的比较 | 第22页 |
4.2.团体干预后,干预组和对比组各自在学业拖延量表上的得分比较 | 第22-23页 |
4.2.1 团体干预前后,对比组在学业拖延表的得分比较 | 第22-23页 |
4.2.2 团体干预前后,干预组在学业拖延表的得分比较 | 第23页 |
4.3 干预组和对比组的延续效应比较 | 第23-24页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24-27页 |
1 学业拖延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讨论 | 第24-25页 |
2 学业拖延各维度的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分析 | 第25-26页 |
2.1 学业拖延总分效果分析 | 第25-26页 |
2.2 害怕失败效果分析 | 第26页 |
2.3 任务厌恶效果分析 | 第26页 |
3 团体心理辅导的延续性效果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五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27-29页 |
1 研究结论 | 第27页 |
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27-29页 |
2.1 研究时间方面 | 第27页 |
2.2 干预过程中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27-28页 |
2.3 与团体成员家长的联系 | 第28页 |
2.4 研究者的角色和被试的代表性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 | 第31-41页 |
附录一:学业拖延量表 | 第31-33页 |
附录二: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 第33-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