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4.1 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2 国内外激励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3 研究评述 | 第18页 |
1.5 研究目标和结构 | 第18-19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5.2 研究结构 | 第18-19页 |
1.6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6.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9页 |
2.1 员工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2.1.1 绩效评价的定义 | 第21页 |
2.1.2 绩效评价的原则 | 第21-22页 |
2.1.3 绩效评价的作用与意义 | 第22-23页 |
2.1.4 绩效评价的要素和步骤 | 第23-24页 |
2.1.5 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24-25页 |
2.2 激励的基本理论 | 第25-29页 |
2.2.1 激励的定义 | 第25页 |
2.2.2 激励的作用 | 第25-26页 |
2.2.3 激励的类型 | 第26-27页 |
2.2.4 激励的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第3章 政策性银行基层员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9-40页 |
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9-35页 |
3.1.1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29-30页 |
3.1.2 绩效评价要素构成 | 第30-31页 |
3.1.3 绩效评价指标筛选 | 第31-32页 |
3.1.4 绩效评价指标释义 | 第32-35页 |
3.2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38页 |
3.3 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8-40页 |
3.3.1 确定员工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 | 第38-39页 |
3.3.2 构造单因素评价矩阵与模糊合成模型 | 第39-40页 |
第4章 政策性银行基层员工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40-53页 |
4.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Y分行简介 | 第40-43页 |
4.2 Y分行员工绩效评价现状与问题 | 第43-45页 |
4.2.1 Y分行员工绩效评价现状 | 第43页 |
4.2.2 员工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4.3 Y分行员工绩效评价实证 | 第45-50页 |
4.3.1 隶属度的确定 | 第45-47页 |
4.3.2 绩效的整体评价 | 第47-50页 |
4.4 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 | 第50-52页 |
4.4.1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4.2 绩效反馈与改进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基于绩效评价体系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 第53-61页 |
5.1 Y分行员工激励现状与问题 | 第53-56页 |
5.1.1 Y分行员工激励现状 | 第53-54页 |
5.1.2 Y分行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5.2 Y分行员工激励机制优化原则 | 第56-57页 |
5.3 Y分行员工激励机制优化方案 | 第57-61页 |
5.3.1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薪酬激励 | 第57-59页 |
5.3.2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奖惩实施 | 第59页 |
5.3.3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人事调整 | 第59页 |
5.3.4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员工培训 | 第59-60页 |
5.3.5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职业规划 | 第60页 |
5.3.6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内部管理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61-6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
附录A Y分行员工各指标的模糊关系隶属度 | 第68-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