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1kg高速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轨迹控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业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6-17页
        1.2.1 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概况第16页
        1.2.2 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概况第16-17页
    1.3 高速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1 高速机器人结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2 高速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3 高速机器人轨迹控制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高速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第24-35页
    2.1 机器人结构设计的特点及技术要求第24-25页
        2.1.1 机器人结构设计的特点第24页
        2.1.2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技术要求第24-25页
    2.2 高速机器人结构设计第25-29页
        2.2.1 腕部结构的设计第26-27页
        2.2.2 手臂的结构设计第27-28页
        2.2.3 腰部关节结构设计第28-29页
        2.2.4 机器人总体效果图第29页
    2.3 高速机器人驱动系统设计第29-34页
        2.3.1 驱动系统的选型第29-30页
        2.3.2 传动系统的选型第30-32页
        2.3.3 驱动系统的设计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高速机器人动力学建模第35-45页
    3.1 高速机器人关节模型简化第35-37页
        3.1.1 高速机器人建模的假设条件第35-36页
        3.1.2 高速机器人关节模型简化第36-37页
    3.2 高速机器人坐标系的建立及坐标系变换第37-39页
        3.2.1 高速机器人坐标系的建立第37-38页
        3.2.2 高速机器人坐标系变换第38-39页
    3.3 高速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第39-44页
        3.3.1 机器人的速度第39-40页
        3.3.2 高速机器人的动能第40-41页
        3.3.3 高速机器人的势能第41-42页
        3.3.4 高速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高速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第45-53页
    4.1 高速机器人关节仿真模型第45-47页
        4.1.1 柔性关节的表示第45-46页
        4.1.2 高速机器人的关节仿真模型第46-47页
        4.1.3 高速机器人仿真流程第47页
    4.2 高速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第47-52页
        4.2.1 仿真参数第47-48页
        4.2.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高速机器人的轨迹控制第53-66页
    5.1 奇异摄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第53-54页
        5.1.1 奇异摄动问题的定义第53页
        5.1.2 非线性系统的奇异摄动模型第53-54页
    5.2 高速机器人的奇异摄动模型第54-57页
        5.2.1 高速机器人系统的数学模型第54-55页
        5.2.2 高速机器人系统的柔性补偿第55-56页
        5.2.3 高速机器人的奇异摄动模型第56-57页
    5.3 高速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器设计第57-60页
        5.3.1 高速机器人的奇异摄动控制结构第57-58页
        5.3.2 慢变子系统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第58-60页
    5.4 基于奇异摄动的复合控制仿真研究第60-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工作总结第66-67页
    6.2 工作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开发及实践研究
下一篇:保利置业物业费收益权证券化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