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开发及实践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目标第11页
        1.1.2 科普剧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第11页
        1.1.3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的要求第11-12页
        1.1.4 科学史是沟通科学和人文的桥梁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8页
        1.5.1 科普剧第14-15页
        1.5.2 对话第15-16页
        1.5.3 科学史第16页
        1.5.4 科学教育第16-18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2.1.1 关于科普剧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2.1.2 科学史应用于教育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1页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21-23页
3.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设计第23-43页
    3.1 科普剧概述第23-25页
        3.1.1 科普剧的特点与类型第23-24页
        3.1.2 科普剧的选题第24页
        3.1.3 科普剧的功能与价值第24-25页
    3.2 学校教育下科普剧开发流程设计第25-28页
        3.2.1 受众分析第25页
        3.2.2 科普剧主题设计第25-26页
        3.2.3 科普剧目标设计第26页
        3.2.4 科普剧过程设计第26-27页
        3.2.5 导演与排练第27-28页
        3.2.6 正式演出第28页
    3.3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的设计第28-30页
        3.3.1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的受众分析第28页
        3.3.2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主题设计第28-29页
        3.3.3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的教学目标第29页
        3.3.4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过程设计第29-30页
    3.4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剧本第30-43页
4.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在学校中的实践及其效果第43-56页
    4.1 科普剧的实施第43-45页
        4.1.1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的导演与排练第43-44页
        4.1.2 实践过程第44-45页
    4.2 实施效果评价第45-56页
        4.2.1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思路第45页
        4.2.2 “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第45-5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6-60页
    5.1 总结第56-57页
        5.1.1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第56页
        5.1.2 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第56-57页
        5.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第57页
    5.2 建议第57-59页
        5.2.1 对于教师的建议第57-58页
        5.2.2 对于学生的建议第58页
        5.2.3 对于学校的建议第58-59页
    5.3 不足第59页
    5.4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变速箱装配过程的在线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1kg高速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轨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