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窄间隙焊接自动化传感器的研究 | 第10-13页 |
| 1.2.1 概论 | 第10页 |
| 1.2.2 光电数字技术传感器 | 第10-11页 |
| 1.2.3 触片式窄间隙焊缝跟踪传感器 | 第11-12页 |
| 1.2.4 旋转电弧式窄间隙传感器 | 第12页 |
| 1.2.5 窄间隙激光扫描式传感器 | 第12-13页 |
| 1.2.6 磁控电感复合式窄间隙焊缝跟踪传感器 | 第13页 |
| 1.3 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 第13-16页 |
| 1.3.1 传统电容传感器原理概述 | 第13-16页 |
| 1.3.2 电容式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 第16页 |
| 1.4 课题的指导思想及其意义 | 第16页 |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圆柱型相邻电容传感器数学模型 | 第18-27页 |
| 2.1 圆柱型相邻电容传感器原理概述 | 第18-26页 |
| 2.1.1 用于窄间隙焊缝跟踪的圆柱型电容传感器原理 | 第19-20页 |
| 2.1.2 窄间隙焊缝跟踪电容传感器结构 | 第20-22页 |
| 2.1.3 圆柱型相邻电容传感器与被测工件的数学模型 | 第22-26页 |
| 2.2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传感器结构有限元分析优化及偏差信号提取 | 第27-47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圆柱型相邻电容传感器模型仿真分析 | 第27-36页 |
| 3.2.1 传感器极板参数优化 | 第30-36页 |
| 3.3 屏蔽电极的形状与位置选择 | 第36-40页 |
| 3.4 信号非线性映射及焊缝偏差信号提取 | 第40-45页 |
| 3.4.1 信号的非线性映射 | 第41-43页 |
| 3.4.2 偏差信号提取 | 第43-4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窄间隙焊缝跟踪传感器系统 | 第47-57页 |
| 4.1 系统概述 | 第47-48页 |
| 4.1.1 窄间隙焊缝跟踪系统原理 | 第47-48页 |
| 4.1.2 跟踪系统的特点 | 第48页 |
| 4.2 试验信号平台搭建 | 第48-55页 |
| 4.2.1 信号采集转换模块 | 第49-50页 |
| 4.2.2 单片机运算系统概述 | 第50-53页 |
| 4.2.3 数据任务处理模块 | 第53-54页 |
| 4.2.4 上位机软件 | 第54-55页 |
| 4.3 试验平台搭建 | 第55-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模型的试验对比分析 | 第57-69页 |
| 5.1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7-63页 |
| 5.1.1 电容数据噪声测试 | 第57页 |
| 5.1.2 温度与圆柱型相邻电容的关系 | 第57-58页 |
| 5.1.3 焊接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58-61页 |
| 5.1.4 圆柱型相邻电容的窄间隙焊缝偏差实验 | 第61-63页 |
| 5.2 信号滤波处理 | 第63-68页 |
| 5.2.1 偏差试验滤波处理及分析 | 第63页 |
| 5.2.2 偏差计算 | 第63-68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
| 附录B(参与项目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