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7页 |
1.1 货架期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1.1 货架期的概念 | 第14页 |
1.1.2 货架期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1.1.3 货架期预测指标 | 第15-16页 |
1.1.4 货架期的预测方法 | 第16-20页 |
1.2 电子舌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2.1 电子舌的原理及结构特点 | 第20-22页 |
1.2.2 电子舌的类型 | 第22-23页 |
1.3 电子舌在货架期上的应用 | 第23-24页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电子舌差别度算法适用性优化 | 第27-71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7-3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8-31页 |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31-40页 |
2.3.1 技术路线 | 第31页 |
2.3.2 检测溶液的配制 | 第31-32页 |
2.3.3 电子舌检测 | 第32-33页 |
2.3.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40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0-70页 |
2.4.1 特征值的选择 | 第40-48页 |
2.4.2 差别度优化 | 第48-7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三章 基于微生物生长的货架期预测方法研究 | 第71-82页 |
3.1 引言 | 第71-72页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72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72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72页 |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72-74页 |
3.3.1 技术路线 | 第72-73页 |
3.3.2 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74-81页 |
3.4.1 鲜牛奶微生物结果 | 第74-78页 |
3.4.2 豆奶微生物结果 | 第78-8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基于感官差别检验的货架期预测方法研究 | 第82-97页 |
4.1 引言 | 第82-83页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83-84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83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83-84页 |
4.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84-87页 |
4.3.1 技术路线 | 第84页 |
4.3.2 实验方法 | 第84-8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87-96页 |
4.4.1 三点检验法差别检验 | 第87-88页 |
4.4.2 鲜牛奶样品感官品评结果 | 第88-92页 |
4.4.3 豆奶样品感官品评结果 | 第92-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基于电子舌差别度的鲜牛奶、豆奶货架期方法预测 | 第97-115页 |
5.1 鲜牛奶PCA分析结果 | 第97-101页 |
5.2 基于电子舌差别度的鲜牛奶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 | 第101-105页 |
5.3 豆奶PCA分析结果 | 第105-109页 |
5.4 基于电子舌差别度的鲜牛奶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 | 第109-11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6.1 总结 | 第115-116页 |
6.2 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5页 |
附录一 电子舌差别度算法核心代码 | 第125-130页 |
附录二 差别度计算结果 | 第130-132页 |
附录三 鲜牛奶样品PCA部分结果图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