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课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 | 第8页 |
第二节 选题的依据 | 第8-10页 |
一、理论依据 | 第8-9页 |
二、现实依据 | 第9-10页 |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0-11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二、选题的价值 | 第10-1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1页 |
三、定性分析法 | 第11页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一、文言文 | 第11页 |
二、诵读 | 第11-12页 |
三、文言文诵读教学 | 第12页 |
四、课例 | 第12-13页 |
五、课例研究 | 第13页 |
第六节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关于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二、关于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 第15页 |
三、关于课例和语文课例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历史背景 | 第17-20页 |
一、古代文言文诵读教学 | 第17-19页 |
二、近现代文言文诵读教学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意义 | 第20-23页 |
一、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角度 | 第20页 |
二、从文言文的“教”与“学”角度 | 第20-21页 |
三、从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角度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课例研究 | 第23-43页 |
第一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文言文诵读的学段目标 | 第24-30页 |
一、七年级学段目标 | 第24-26页 |
二、八年级学段目标 | 第26-28页 |
三、九年级学段目标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文言文本的特性决定诵读教学必要性 | 第30-35页 |
一、文言文的“形式”决定诵读教学必要性 | 第30-34页 |
二、文言文的“内容”决定诵读教学必要性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实施” | 第35-43页 |
一、诵读在不同课型中的形式与作用 | 第35-38页 |
二、诵读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所呈现方法的多样性 | 第38-43页 |
第四章 文言文诵读教学设计个例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