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重叠式频率副词研究
|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5页 |
|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 ·频率副词的概念及收词范围 | 第9-10页 |
| ·重叠式副词与副词重叠 | 第10页 |
| ·本文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现代汉语重叠式副词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3-14页 |
|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现代汉语重叠式频率副词的句法特征 | 第15-28页 |
| ·与谓词性成分以及相关要素的搭配选择 | 第15-21页 |
| ·与动词性成分的搭配选择 | 第15-19页 |
| ·与形容词性成分的搭配选择 | 第19页 |
| ·与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共现 | 第19-21页 |
| ·句中的位序 | 第21-26页 |
| ·句首位序 | 第21-22页 |
| ·句中位序 | 第22-25页 |
| ·句末位序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现代汉语重叠式频率副词的语义特征 | 第28-36页 |
| ·语义特征共性 | 第28-30页 |
| ·重复量指大 | 第28页 |
| ·模糊性 | 第28-29页 |
| ·离散性 | 第29-30页 |
| ·语义特征差异 | 第30-34页 |
| ·能否表状态的重复 | 第30页 |
| ·是否具有短时义 | 第30页 |
| ·能否表延续量 | 第30-31页 |
| ·是否具有规律性 | 第31-32页 |
| ·判断性与描写性 | 第32-33页 |
| ·时态差异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现代汉语重叠式频率副词的语用功能 | 第36-41页 |
| ·对句类的选择 | 第36-37页 |
| ·对句态的选择 | 第37-39页 |
| ·对语体的选择 | 第39页 |
| ·对焦点的选择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汉语重叠式频率副词的历时演变 | 第41-50页 |
| ·“常常”类频率副词的历时演变 | 第41-48页 |
| ·“常常”的历时演变 | 第41-42页 |
| ·“每每”的历时演变 | 第42-43页 |
| ·“连连”的历时演变 | 第43页 |
| ·“屡屡”的历时演变 | 第43-44页 |
| ·“频频”的历时演变 | 第44-45页 |
| ·“时时”的历时演变 | 第45页 |
| ·“往往”的历时演变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汉语重叠式频率副词历时演变的发展动因 | 第48-50页 |
| ·认知动因 | 第48页 |
| ·语用动因 | 第48-49页 |
| ·汉语副词的半封闭性 | 第49页 |
| ·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影响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