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文化等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 第14-15页 |
·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 第15页 |
·信息技术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 第15-16页 |
·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等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普通高中的概念 | 第16页 |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概念 | 第16-17页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信息论 | 第17页 |
·信息技术的理论 | 第17-18页 |
·信息技术的应用理论 | 第17页 |
·信息技术文化理论 | 第17-18页 |
·心理学理论 | 第18-20页 |
·认知发展理论 | 第18页 |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第18页 |
·人格发展理论 | 第18页 |
·道德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道德推理理论 | 第19-20页 |
第4章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 第20-25页 |
·制定培养目标的社会依据 | 第20-21页 |
·现实依据 | 第20页 |
·历史依据 | 第20-21页 |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 第21-23页 |
·不平衡性 | 第21-22页 |
·动荡性 | 第22页 |
·自主性 | 第22页 |
·前瞻性 | 第22页 |
·进取性 | 第22页 |
·闭锁性 | 第22页 |
·社会性 | 第22-23页 |
·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 | 第23-25页 |
·普通高中的性质 | 第23页 |
·普通高中的任务 | 第23-25页 |
第5章 现行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不足 | 第25-32页 |
·思想道德建设被悬置 | 第25-26页 |
·心理健康发展被忽视 | 第26-27页 |
·职业技能发展被轻视 | 第27页 |
·创新能力的关注被低估 | 第27-28页 |
·信息素养的培养未重视 | 第28-29页 |
·全球视野意识被弱化 | 第29-30页 |
·体育目标被忽视 | 第30页 |
·美育目标被简单化 | 第30-31页 |
·思维方法的培养未体现 | 第31页 |
·知识学习被弱化 | 第31-32页 |
第6章 信息技术文化下普通高中培养目标重建的原则和途径 | 第32-36页 |
·培养目标应注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 第32-33页 |
·培养目标应注重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 第33页 |
·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 第33页 |
·培养目标应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 | 第33-34页 |
·培养目标应注重体现学生身心和美育发展的本位 | 第34页 |
·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 | 第34-36页 |
第7章 信息技术文化下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 | 第36-51页 |
·现行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 | 第36页 |
·重建的信息技术文化下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 | 第36-38页 |
·重建的信息技术文化下普通高中培养目标与现行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 | 第38-51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