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CONTENTS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界定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框架、方法及内容 | 第14-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与综述 | 第17-31页 |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 | 第17-22页 |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 第17-19页 |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理论 | 第19-21页 |
·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方法 | 第21-22页 |
·石化行业责任关怀 | 第22-23页 |
·责任关怀基本内容 | 第22页 |
·责任关怀、HSE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 第22-23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5页 |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 | 第23-24页 |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第24-25页 |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综述 | 第25-3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文献述评及创新点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石化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设计 | 第31-49页 |
·石化行业企业社会责任 | 第31-35页 |
·石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 第31页 |
·石化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内容 | 第31-32页 |
·石化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需求 | 第32-35页 |
·企业社会责任量化指标选择 | 第35-38页 |
·指标选择原则与依据 | 第35-36页 |
·量化指标选择 | 第36-38页 |
·量化指标因子分析与评价体系结构设计 | 第38-45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因子分析法检验 | 第39页 |
·公因子提取及命名 | 第39-42页 |
·石化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设计 | 第42-45页 |
·企业社会责任综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设计 | 第45-49页 |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维度协调性分析 | 第45-47页 |
·综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设计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分析 | 第49-61页 |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 第49-52页 |
·问卷设计 | 第49-50页 |
·数据分析 | 第50-52页 |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2-56页 |
·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4-55页 |
·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55-56页 |
·模型契合度结果分析及权重的计算 | 第56-61页 |
·模型适配结果 | 第56-58页 |
·评价体系权重的计算 | 第58-61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1-69页 |
·利益相关者公因子的计算 | 第61-62页 |
·石化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综合指数评估 | 第62-69页 |
·企业社会责任指数评价 | 第62-65页 |
·基于协调度的综合指数评价 | 第65-66页 |
·企业社会责任综合指数分析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