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隐喻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一、西方隐喻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一) 认知转前隐喻研究 | 第11页 |
(二)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 第11-14页 |
二、中国隐喻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素问》隐喻的概念性特征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状况 | 第16页 |
第四节 生态翻译理论 | 第16-19页 |
一、生态翻译理论 | 第16-17页 |
二、《素问》概念隐喻英译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素问》概念隐喻英译研究—中英文化维相交 | 第19-41页 |
第一节 《素问》上下空间隐喻—语言维和文化维部分重叠 | 第19-28页 |
一、《素问》“上-下”空间隐喻系统 | 第19-20页 |
二、《素问》“上-下”空间隐喻英译 | 第20-28页 |
第二节 《素问》战争隐喻—语言维、文化维完全重叠 | 第28-41页 |
一、《素问》战争隐喻 | 第28-29页 |
二、《素问》战争隐喻英译 | 第29-41页 |
(一) 博弈的双方:真气/正气和邪气 | 第29-32页 |
(二) 博弈进程措词:攻、争、卫 | 第32-37页 |
(三) 语篇中战争隐喻的翻译对比 | 第37-41页 |
第四章 《素问》概念隐喻英译研究—中英文化维不相交 | 第41-59页 |
第一节 《素问》阴阳哲学隐喻—语言维、文化维完全空缺 | 第41-49页 |
一、《素问》阴阳哲学隐喻 | 第41-42页 |
二、《素问》阴阳哲学隐喻英译 | 第42-49页 |
(一) “阴阳”代表哲学概念 | 第42-45页 |
(二) “阴阳”代表具体医学概念 | 第45-49页 |
第二节 《素问》社会官职隐喻—语言维大部分重叠、文化维空缺 | 第49-59页 |
一、《素问》社会官职隐喻 | 第49-50页 |
二、《素问》社会官职隐喻英译 | 第50-59页 |
第五章 《素问》三个译本的翻译生态环境 | 第59-63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