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l.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l.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第2章 医疗器械监管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8页 |
| ·医疗器械监管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 ·医疗器械 | 第21-22页 |
| ·医疗器械监管 | 第22页 |
| ·医疗器械监管的主体与范畴 | 第22-23页 |
| ·用于医疗器械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 ·政府责任理论 | 第23-24页 |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4-25页 |
| ·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25-28页 |
| ·医疗器械监管的特点 | 第25-26页 |
| ·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性 | 第26页 |
| ·医疗器械监管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 第3章 娄底市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 第28-42页 |
| ·娄底市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现状 | 第28-30页 |
| ·娄底市医院医疗器械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6页 |
| ·监管主体不明确 | 第30-31页 |
| ·监管范畴不精准 | 第31-32页 |
| ·监管内容不全面 | 第32-33页 |
| ·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33页 |
| ·监管落实不到位 | 第33-36页 |
| ·问题的成因 | 第36-42页 |
| ·监管主体监管意识薄弱 | 第36-37页 |
| ·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7-39页 |
| ·监管部门管理体制不顺 | 第39-40页 |
| ·监管队伍建设滞后 | 第40-42页 |
| 第4章 国内外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经验借鉴 | 第42-50页 |
| ·国外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经验介绍 | 第42-45页 |
| ·美国医疗器械监管经验介绍 | 第42-44页 |
| ·欧盟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经验介绍 | 第44页 |
| ·日本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经验介绍 | 第44-45页 |
| ·国内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经验介绍 | 第45-48页 |
| ·浙江省的做法 | 第45-47页 |
| ·上海市医院医疗器械监管做法 | 第47页 |
| ·大庆市医院医疗器械监管做法 | 第47-48页 |
| ·国内外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经验的启示 | 第48-50页 |
| 第5章 完善娄底市医院医疗器械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 第50-59页 |
| ·明确监管主体 | 第50-52页 |
| ·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 ·理顺系统内部各层级的职权 | 第51页 |
| ·提高监管主体的监管意识 | 第51-52页 |
| ·明确监管范畴 | 第52-53页 |
| ·明确监管内容 | 第53-55页 |
| ·重点加强三个监管 | 第53-54页 |
| ·强化医疗器械产品的全过程监管 | 第54-55页 |
| ·完善监管制度 | 第55-56页 |
| ·医院医疗器械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55-56页 |
| ·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 | 第56页 |
| ·加强监管组织和队伍建设 | 第56-59页 |
| ·加强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建设 | 第56-57页 |
|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