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中学反思性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1页
 一、研究缘由第9-10页
  (一) 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第9页
  (二) 新课程改革的呼唤第9-10页
  (三) 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第10页
 二、反思性教学文献综述第10-17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 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第17-18页
  (二) 反思性教学与操作性教学第18页
  (三) 反思性教学与反思型教师第18-19页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9-21页
第二章 反思性教学的理论探讨第21-35页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特征第21页
  (一)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第21页
  (二) 反思性教学的特征第21页
 二、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一) 批判理论第21-23页
  (二) 元认知理论第23-24页
  (三) 建构主义第24-26页
 三、反思性教学中的几种传统第26-29页
  (一) 学术传统第26-27页
  (二) 社会效能传统第27页
  (三) 发展主义传统第27-28页
  (四) 社会重构主义传统第28页
  (五) 发生学传统第28-29页
 四、反思性教学实施的必要性第29-35页
  (一) 价值观的需要第30页
  (二) 对学生主体的关注的需要第30-31页
  (三) 教师的特性的需要第31-32页
  (四) 教学的复杂性的需要第32-33页
  (五) 教学专业成长的需要第33-35页
第三章 中学反思性教学实施现状调查第35-57页
 一、调查目的第35页
 二、调查问卷编制第35-36页
  (一) 教师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5-36页
  (二) 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6页
 三、调查实施第36-38页
  (一) 抽样情况第36-37页
  (二) 调查程序第37-38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第38-51页
  (一) 教师反思性教学现状分析第38-46页
  (二) 学生反思性学习现状分析第46-51页
 五、调查结论第51页
 六、反思性教学的影响因素第51-57页
  (一) 教学主体自身条件的局限第52-53页
  (二) 环境氛围、培训体制等支持性环境的羁绊第53-54页
  (三) 社会学层面的影响因素第54-57页
第四章 促进反思性教学实施的策略第57-63页
 一、教学主体方面的策略第57-60页
  (一) 教师方面的策略第57-59页
  (二) 学生方面的策略第59-60页
 二、外部环境方面的策略第60-63页
  (一) 建立反思性教学评价制度第60-61页
  (二) 创造一个适合反思的文化环境氛围第61页
  (三) 注重校本培训,促进反思性教学第61-62页
  (四) 学校领导加强对反思性教学的支持力度第62-63页
结束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下一篇:读懂伟大--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