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前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问题背景第8-10页
     ·落实新课程理念,丰富有效教学的需要第8页
     ·改变地理学习现状的需要第8-9页
     ·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需要第9-10页
     ·教学相长的启示第10页
   ·研究问题确定第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1页
     ·实践的意义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19页
   ·研究现状第13-15页
   ·前置式学习的内涵第15-16页
   ·前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16页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第16-17页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7-18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8-19页
第3章 前置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第19-47页
   ·前置式学习中的路径第19-24页
     ·指导预习,反馈学情第19-22页
     ·以学定教,互动解疑第22-23页
     ·当堂训练,检测达成第23-24页
     ·方法归纳,弥补巩固第24页
   ·实施的意义与价值第24-25页
   ·前置式学习中的角色转变第25-28页
     ·教师角色转变第26-27页
     ·学生角色转变第27-28页
   ·前置式学习的教学实例第28-41页
     ·新授课第28-37页
     ·复习课第37-41页
   ·前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第41-47页
     ·预习策略第41-44页
     ·互动解疑策略第44-45页
     ·引进评价机制第45-47页
第4章 前置式学习的应用效果研究第47-56页
   ·调查研究第47-51页
     ·调查目的第47页
     ·调查对象第47页
     ·调查内容第47-48页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第48-51页
   ·实验研究第51-56页
     ·实验目的第51-52页
     ·实验对象第52页
     ·实验内容第52页
     ·实验结果第52-55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5-5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对本研究的总结第56-57页
   ·对本研究的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6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作业设计研究
下一篇:辩证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