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6-27页 |
·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19页 |
·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 | 第16页 |
·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 | 第16-19页 |
·跨国公司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驱动因素 | 第19-23页 |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第20-21页 |
·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实现信息共享 | 第21-22页 |
·加强控制,规避舞弊风险 | 第22页 |
·人事独立,责权统一 | 第22页 |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22页 |
·强化核心竞争力,帮助战略实现 | 第22-23页 |
·跨国公司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可行性 | 第23-25页 |
·管理水平及执行力的保障 | 第23-24页 |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第24页 |
·地域选择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 第24页 |
·雄厚的实力保证 | 第24-25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专业化分工 | 第25页 |
·规模经济 | 第25页 |
·业务流程再造 | 第25-26页 |
·扁平化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方案设计 | 第27-40页 |
·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 | 第27-30页 |
·分权式 | 第27-28页 |
·集权式 | 第28-29页 |
·混合式 | 第29-30页 |
·跨国公司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 | 第30-32页 |
·评估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可行性,价值和风险 | 第30页 |
·确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模 | 第30-31页 |
·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 第31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的导入 | 第31-32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特点及局限性 | 第32-36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 | 第32-33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 | 第33-35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局限性 | 第35-36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 第36-40页 |
·流程管理 | 第37页 |
·信息系统 | 第37-38页 |
·变革管理 | 第38页 |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 第38-39页 |
·高品质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案例分析 | 第40-56页 |
·A 跨国公司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A 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过程 | 第41-47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评估阶段 | 第41-42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设计阶段 | 第42-44页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运行阶段 | 第44-46页 |
·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和过渡期管理 | 第46-47页 |
·A 跨国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分析 | 第47-50页 |
·成本得到间接的控制 | 第47-48页 |
·实现总部财务监控,降低财务风险 | 第48-49页 |
·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强化核心竞争力 | 第49-50页 |
·A 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 | 第50-56页 |
·A 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A 跨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善思路 | 第52-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