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实践意义 | 第17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2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2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2-23页 |
·全面发展理论 | 第23-26页 |
3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文本的个案比较 | 第26-34页 |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共同点 | 第26-29页 |
·各省市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优点分析 | 第29-32页 |
·强调多元化,尤其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29-30页 |
·评价内容全面,涵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30-32页 |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不足分析 | 第32-34页 |
·评价方案的行为表述不到位 | 第32页 |
·评价主体的职能表述不到位 | 第32页 |
·未产生评价活动的导向作用 | 第32-34页 |
4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4-42页 |
·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制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建立及实施 | 第34-36页 |
·综合素质评价自身不完善制约其正常运行 | 第36-38页 |
·传统教育评价范式依然制约着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 | 第38-42页 |
5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构想 | 第42-58页 |
·评价内容 | 第42-48页 |
·国外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比较 | 第42-45页 |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完善 | 第45-48页 |
·评价主体 | 第48-53页 |
·国外综合素质评价主体的比较 | 第48-50页 |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主体的完善 | 第50-53页 |
·如何评价 | 第53-56页 |
·国外经验借鉴 | 第54-55页 |
·如何完善评价环节 | 第55-56页 |
·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6-58页 |
·国外经验借鉴 | 第56页 |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用的完善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1 | 第62-66页 |
附录 2 | 第66-70页 |
附录 3 | 第70-77页 |
附录 4 | 第77-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