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叶邢台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 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 邢台教育改革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 第11-19页 |
(一) 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 | 第11-12页 |
(二)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风气的转变 | 第12-13页 |
(三) 教会学校的影响 | 第13-15页 |
(四) 清末教育新政与邢台教育改革的启动 | 第15页 |
(五) 教育法规与教育机构的出台与建立 | 第15-19页 |
二、 邢台各类新式教育的兴办 | 第19-39页 |
(一) 邢台新式小学堂的建立 | 第19-25页 |
1. 邢台新式小学堂的创建 | 第19-22页 |
2. 学生生源 | 第22-24页 |
3. 教学内容 | 第24-25页 |
(二) 师范教育的开展 | 第25-28页 |
1. 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 | 第26页 |
2. 邢台师范讲习所概况 | 第26-27页 |
3. 课程设置 | 第27-28页 |
(三) 女子教育 | 第28-29页 |
1. 邢台女子学堂的创立 | 第28-29页 |
2. 教会创办的女子学堂 | 第29页 |
(四) 留学教育 | 第29-33页 |
1. 邢台留学教育的开展 | 第29-32页 |
2. 邢台留学去向 | 第32-33页 |
(五) 实业教育 | 第33-35页 |
1. 邢台实业教育的创办形式 | 第33-35页 |
(六) 社会教育 | 第35-39页 |
1. 邢台社会教育的开展 | 第35页 |
2. 施教方式 | 第35-39页 |
三、 邢台教育改革的经费与师资 | 第39-45页 |
(一) 经费来源与筹措 | 第39-43页 |
1. 财政拨款 | 第39页 |
2. 产业收入 | 第39-40页 |
3. 士绅乐捐 | 第40页 |
4. 学生学费 | 第40页 |
5. 加派捐款 | 第40-43页 |
(二) 师资培养与使用 | 第43-45页 |
1. 师资来源 | 第43-44页 |
2. 师资待遇 | 第44页 |
3. 师资考核 | 第44-45页 |
四、 邢台教育改革的成效与局限 | 第45-50页 |
(一) 教育改革的成效 | 第45-47页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