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散文语言运用浅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散文理论的研究 | 第12页 |
·议论散文的研究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溯源 | 第15-25页 |
·散文的相关理论溯源 | 第15-20页 |
·散文的分期 | 第15-17页 |
·散文概念和分类 | 第17-20页 |
·议论散文的相关理论溯源 | 第20-25页 |
·议论散文的发展 | 第20页 |
·议论散文的特点 | 第20-22页 |
·议论散文与传统议论文比较 | 第22-25页 |
3 议论散文的宏观培养 | 第25-35页 |
·高考议论散文的思维培养 | 第25-29页 |
·理论回顾 | 第25页 |
·高考议论散文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25-29页 |
·高考议论散文的情感培养 | 第29-31页 |
·感知生活积累情感 | 第29-30页 |
·营造氛围培养情感 | 第30页 |
·引导鼓励激发情感 | 第30-31页 |
·高考议论散文的审美培养 | 第31-35页 |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 第31-32页 |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 第32-33页 |
·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 第33-35页 |
4 议论散文的中观培养——写作结构 | 第35-41页 |
·开头——先声夺人 | 第35-36页 |
·结尾——卒章显志 | 第36页 |
·主体——结构自由 | 第36-41页 |
·段落组合模式 | 第36-38页 |
·单个段落模式 | 第38-41页 |
5 议论散文的微观培养——语言解构 | 第41-58页 |
·议论散文的语言要求 | 第41-42页 |
·语言的简明、得体 | 第41-42页 |
·语言的通顺、连贯 | 第42页 |
·词语的锤炼 | 第42-44页 |
·词语的意义锤炼 | 第43-44页 |
·词语的声音锤炼 | 第44页 |
·句式的选择 | 第44-48页 |
·常式句与变式句的转换 | 第45-46页 |
·整句与散句交错骈句杂句共生 | 第46-47页 |
·段落的“长”“短”措置 | 第47-48页 |
·辞格的选用 | 第48-53页 |
·比喻 | 第49-50页 |
·比拟 | 第50页 |
·排比 | 第50-51页 |
·引用 | 第51-52页 |
·设问等其它辞格的运用 | 第52页 |
·辞格的综合运用 | 第52-53页 |
·语境的链接 | 第53-56页 |
·语境概说 | 第53-54页 |
·基于语境的语言指导 | 第54-56页 |
·标点符号的巧妙使用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