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罗忠镕及其早中期音乐创作 | 第10-13页 |
(一) | 第10页 |
(二) | 第10-11页 |
(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罗忠镕新音乐创作 | 第13-16页 |
第三章 罗忠镕“互补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 | 第16-19页 |
第一节 近关系系统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远关系系统 | 第18-19页 |
第四章 《暗香》的音乐分析 | 第19-40页 |
第一节:《暗香》产生的背景 | 第19页 |
第二节:《暗香》的结构分析 | 第19-23页 |
第三节:“互补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在《暗香》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第四节:“互补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的综合性与多重性 | 第26-28页 |
第五节:从和声学的角度分析罗忠镕“互补的五声性十二集合” | 第28-30页 |
第六节:复调技术与“互补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在《暗香》创作中的表现形态 | 第30-34页 |
第七节:《暗香》中丰富多彩的配器手法 | 第34-40页 |
1〉“线与点”的音色对比及“点与点”的音色转换 | 第35-36页 |
2〉以“短线条”为单位的音色转换 | 第36-38页 |
3〉以片段为单位的音色转换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81页 |
A、图表 | 第44-45页 |
B、谱例5、7、9、12、14、18、20、21、23、27 | 第45-57页 |
C 、序列作品的矩阵 | 第57-59页 |
D、 三元素与四元素五声性集合组合而成的十二音集列表 | 第59-65页 |
E、罗忠镕作品编年目录 | 第65-80页 |
F、个人作品目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