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综合性学习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历史考察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国内母语教育的综合化发展 | 第11-13页 |
一、古代 | 第11页 |
二、现当代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国外综合性学习述评 | 第13-16页 |
一、德国 | 第14页 |
二、美国 | 第14页 |
三、日本 | 第14-15页 |
四、法国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二、交往活动理论 | 第17页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分析 | 第18-21页 |
一、社会价值 | 第18-19页 |
二、课程价值 | 第19页 |
三、个人价值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内涵 | 第21-25页 |
一、国内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 第23页 |
三、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 第25-29页 |
一、综合性 | 第25-26页 |
二、实践性 | 第26-27页 |
三、开放性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思考 | 第29-34页 |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及分析 | 第29-30页 |
一、现状调查 | 第29页 |
二、原因剖析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的挑战 | 第30-34页 |
一、对学生的挑战 | 第30-31页 |
二、对教师的挑战 | 第31-33页 |
三、对学校的挑战 | 第33页 |
四、对家庭、社会教育观的挑战 | 第33-34页 |
第五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题选择 | 第34-44页 |
第一节 充分使用教材,落实综合性学习 | 第34-37页 |
第二节 注重多向整合,开展综合性学习 | 第37-40页 |
一、已有专题的再创作 | 第37页 |
二、单篇课文的整体拓展 | 第37-38页 |
三、打通篇与篇、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开发课程资源,促进综合性学习 | 第40-44页 |
一、结合其他学科 | 第40-41页 |
二、利用地方特色 | 第41页 |
三、联系社会生活 | 第41-44页 |
第六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 第44-51页 |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 第44-46页 |
一、任务驱动型 | 第44-45页 |
二、活动参与型 | 第45页 |
三、课题探究型 | 第45-46页 |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 第46-48页 |
一、制定方案 | 第46-47页 |
二、具体开展 | 第47页 |
三、成果展示 | 第47-48页 |
第三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建议 | 第48-51页 |
一、在评价目的上,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 第48-49页 |
二、在评价过程上,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强调过程 | 第49页 |
三、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多元化、互动性 | 第49-50页 |
四、在评价方式上,重视个性化的全面评定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表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案表 | 第52-53页 |
表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进展记载表 | 第53-54页 |
表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进程监控表 | 第54-55页 |
表四: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细则表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发表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