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第二章 消光比测试技术综述 | 第12-28页 |
§2.1 微弱光电信号处理方法 | 第12-18页 |
§2.1.1 相关检测技术—锁相放大器 | 第13-16页 |
§2.1.2 取样积分技术—取样积分器 | 第16-17页 |
§2.1.3 光子计数技术—光子计数系统 | 第17-18页 |
§2.2 弱光检测系统中消除光源起伏对精密测量的影响的方法 | 第18-21页 |
§2.2.1 基于相关检测原理的双光束技术 | 第18-19页 |
§2.2.2 激光器稳频技术 | 第19-21页 |
§2.3 偏光镜消光比的基本测量原理 | 第21页 |
§2.4 双镜测试法 | 第21-24页 |
§2.4.1 两只待测棱镜的结构和性能相同 | 第21-22页 |
§2.4.2 两只待测偏光棱镜性能不同 | 第22-24页 |
§2.5 高消光比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2.6 消光比自动测试方法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宽光谱消光比智能化测试系统 | 第28-41页 |
§3.1 宽光谱消光比智能化测试方案 | 第28-36页 |
§3.1.1 测试原理 | 第28-30页 |
§3.1.2 测试系统 | 第30-34页 |
§3.1.3 测试系统元器件的选择 | 第34-36页 |
§3.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39页 |
§3.3 测试步骤 | 第39-41页 |
§3.3.1 单波长消光比测试 | 第39-40页 |
§3.3.2 消光光谱测试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消光比测试中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 第41-49页 |
§4.1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 第41-46页 |
§4.1.1 最小二乘法非线性曲线拟合的理论 | 第41-43页 |
§4.1.2 消光比测试非线性曲线拟合的程序 | 第43-46页 |
§4.2 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方向 | 第49-52页 |
§5.1 虚拟仪器技术 | 第49-50页 |
§5.2 仪器的网络化测试技术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