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称谓研究
绪论 | 第1-12页 |
第一章 上古汉语的亲属称谓 | 第12-92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12-18页 |
一 亲属称谓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二 亲属称谓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 亲属的范围 | 第14-15页 |
四 亲属称谓的构成原则 | 第15-17页 |
五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特点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上古汉语亲属称谓的分类研究 | 第18-92页 |
一 亲属总称(包括亲戚) | 第18-22页 |
二 祖先 | 第22-29页 |
(一) 总称 | 第22-26页 |
(二) 高祖与高祖母 | 第26页 |
(三) 曾祖与曾祖母 | 第26-27页 |
(四) 祖父与祖母 | 第27-29页 |
三 父母 | 第29-35页 |
(一) 总称 | 第29页 |
(二) 父亲 | 第29-32页 |
(三) 母亲 | 第32-35页 |
四 与父亲有关的亲属 | 第35-39页 |
(一) 伯父与父母 | 第35-36页 |
(二) 叔父与叔母 | 第36页 |
(三) 侄 1 | 第36-37页 |
(四) 姑姑与姑父 | 第37页 |
(五) 侄 2 | 第37-39页 |
五 与母亲有关的亲属 | 第39-40页 |
(一) 外曾祖父与外曾祖母 | 第39页 |
(二) 外祖父与外祖母 | 第39页 |
(三) 母亲的兄弟 | 第39-40页 |
(四) 母亲的姐妹 | 第40页 |
六 夫妻及妾 | 第40-61页 |
(一) 夫妻称谓 | 第40-43页 |
(二) 丈夫 | 第43-47页 |
(三) 妻子 | 第47-54页 |
(四) 妾 | 第54-61页 |
七 与丈夫有关的亲属 | 第61-64页 |
(一) 公婆 | 第61-63页 |
(二) 丈夫的兄弟 | 第63页 |
(三) 丈夫的姐妹 | 第63-64页 |
八 与妻子有关的亲属 | 第64-66页 |
(一) 岳父与岳母 | 第64-65页 |
(二) 妻子的兄弟 | 第65-66页 |
(三) 妻子的姐妹 | 第66页 |
九 兄弟及与兄弟有关的亲属 | 第66-70页 |
(一) 兄弟总称 | 第66-67页 |
(二) 兄长及其配偶 | 第67-68页 |
(三) 弟及其配偶 | 第68-69页 |
(四) 妯娌 | 第69-70页 |
十 姊妹及与姊妹有关的亲属 | 第70-75页 |
(一) 姊妹总称 | 第70-71页 |
(二) 姊 | 第71-72页 |
(三) 妹 | 第72-73页 |
(四) 姊妹的配偶 | 第73页 |
(五) 姊妹的子女 | 第73-75页 |
十一 子女及与其有关的亲属 | 第75-88页 |
(一) 儿子 | 第75-84页 |
(二) 女儿 | 第84-85页 |
(三) 与子女有关的亲属 | 第85-88页 |
十二 后代 | 第88-92页 |
第二章 上古汉语的社会称谓 | 第92-200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92-93页 |
一 社会称谓的研究概况 | 第92页 |
二 上古社会称谓的范围及研究方法 | 第92-93页 |
第二节 上古汉语社会称谓的分类研究 | 第93-200页 |
一 种群称谓 | 第93-94页 |
二 性别称谓 | 第94-108页 |
(一) 男子 | 第94-98页 |
(二) 妇女 | 第98-108页 |
三 长幼称谓 | 第108-119页 |
(一) 孩童 | 第109-114页 |
(二) 青壮年人 | 第114-115页 |
(三) 老人 | 第115-119页 |
四 交际称谓 | 第119-146页 |
(一) 姓氏 | 第119-124页 |
(二) 名字号 | 第124-129页 |
(三) 排行 | 第129-131页 |
(四) 尊称和谦称 | 第131-146页 |
五 地缘关系称谓 | 第146-149页 |
(一) 乡邻 | 第146-147页 |
(二) 外乡人 | 第147-148页 |
(三) 行旅 | 第148-149页 |
六 业缘关系称谓 | 第149-161页 |
(一) 同类人 | 第149-151页 |
(二) 伙伴 | 第151-152页 |
(三) 朋友 | 第152-154页 |
(四) 师生 | 第154-159页 |
(五) 宾主 | 第159-161页 |
七 人等称谓 | 第161-200页 |
(一) 精英 | 第161-169页 |
(二) 百姓 | 第169-183页 |
(三) 隐士 | 第183-184页 |
(四) 奴仆 | 第184-198页 |
(五) 盗贼 | 第198-200页 |
第三章 上古汉语称谓词汇的理据研究 | 第200-213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200-201页 |
第二节 上古汉语称谓的单音词 | 第201-213页 |
一 造字理据与造词理据 | 第201-202页 |
二 上古汉语称谓单音词的分类研究 | 第202-207页 |
(一) 表示本义的单音词 | 第202-204页 |
(二) 表示引申义的单音词 | 第204-206页 |
(三) 表示假借义的单音词 | 第206-207页 |
三 上古汉语称谓复音词的分类研究 | 第207-213页 |
(一) 偏正式复合词 | 第207-210页 |
(二) 正偏式复合词 | 第210页 |
(三) 并列式复合词 | 第210-211页 |
(四) 附加式复合词 | 第211页 |
(五) 动宾式复合词 | 第211页 |
(六) 同位式复合词 | 第211页 |
(七) 主谓式复合词 | 第211-212页 |
(八) 其他类型的复合词 | 第212-213页 |
主要征引、参考文献 | 第213-222页 |
后记 | 第2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