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复句研究的历史 | 第10-16页 |
一、 第一阶段--单句、复句的确立 | 第10-11页 |
二、 第二阶段--关于对复句结构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 第三阶段--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 | 第12-16页 |
第二章 汉语复句和英语复句的比较 | 第16-29页 |
一、 英语和汉语各自的复句系统 | 第16-20页 |
二、 英语复句地位确立的前提 | 第20-22页 |
三、 “表述功能”的提出 | 第22-29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单句和复句的区分 | 第29-57页 |
一、 传统理论中单句复句的区分标准 | 第30-32页 |
二、 单句复句传统区分标准有效性的考察 | 第32-38页 |
(一) 句内语音停顿有效性的考察 | 第32-33页 |
(二) 关联词语有效性的考察 | 第33-36页 |
(三) 主谓短语(结构标准)有效性的考察 | 第36-38页 |
(四) 逻辑语义有效性的考察 | 第38页 |
(五) 信息表达有效性的考察 | 第38页 |
三、 单句复句区分的新探索--表述功能 | 第38-44页 |
(一) “表述功能”差异性是单句复句的本质区别 | 第38-40页 |
(二) 判断表述功能的方法--变换分析法 | 第40-43页 |
(三) 表述功能和区分标准的关系 | 第43-44页 |
1 、 表述功能和语音停顿的关系 | 第43页 |
2 、 表述功能和结构的关系 | 第43-44页 |
3 、 表述功能和语气语调的关系 | 第44页 |
四、 单句复句纠结句型辨析 | 第44-55页 |
(一) 是具有复指成分的单句,还是一个分句? | 第44-47页 |
(二) 是后置定语,还是一个分句? | 第47-49页 |
(三) 是句首状语,是主语,还是分句? | 第49-50页 |
(四) 是联合短语做谓语的单句还是省略了主语的并列关系的复句 | 第50-52页 |
(五) 核异质,有共同包核层的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 第52-55页 |
五、 具体语篇中单句复句的分析统计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特殊复句的研究 | 第57-71页 |
一、 紧缩复句的研究 | 第57-64页 |
二、 流水句的研究 | 第64-67页 |
三、 名词或名词短语形式做分句的复句研究 | 第67-68页 |
四、 意合句的研究 | 第68-71页 |
第五章 复句的总结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后记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