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人际和谐倾向、分配公平倾向对个人创新行为影响研究--透过沟通方式的作用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2页
   ·研究目的、内容和对象第12-14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2-13页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研究主要创新点第14-15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16页
   ·研究的总体框架第16-18页
2 相关理论综述第18-38页
   ·人际和谐倾向理论综述第18-23页
     ·和谐的内容第18-19页
     ·人际和谐倾向的定义第19页
     ·人际和谐倾向的维度划分第19-23页
   ·分配公平倾向理论综述第23-28页
     ·公平的定义第23-24页
     ·国外分配公平相关理论综述第24-26页
     ·国内分配公平相关理论综述第26-27页
     ·分配公平倾向的特点第27-28页
   ·沟通理论综述第28-32页
     ·沟通的定义第28页
     ·沟通的分类第28-31页
     ·沟通的作用第31-32页
   ·个人创新行为理论综述第32-38页
     ·创新和创造力的区别第32-33页
     ·个人创新行为的定义第33-35页
     ·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第35-38页
3 理论拓展与模型构建第38-46页
   ·以往研究的结论和本文拟研究的问题第38-39页
   ·相关变量的定义第39-41页
     ·自变量的定义第39页
     ·中介变量的定义第39-40页
     ·结果变量的定义第40页
     ·控制变量的定义第40-41页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41-43页
     ·人际和谐倾向与沟通方式的联系第41-42页
     ·分配公平倾向与沟通方式的联系第42-43页
     ·沟通方式与个人创新行为的联系第43页
   ·假设汇总与概念模型构建第43-46页
4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调查第46-58页
   ·测量条款的产生第46-52页
     ·人际和谐倾向的初始测量条款第46-48页
     ·分配公平倾向的初始测量条款第48-50页
     ·沟通方式的初始测量条款第50-51页
     ·个人创新行为的初始测量条款第51-52页
   ·小样本调查第52-58页
     ·人际和谐倾向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53-54页
     ·分配公平倾向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54-55页
     ·沟通方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55-56页
     ·个人创新行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56-58页
5 大样本分析和假设检验第58-90页
   ·样本的统计描述第58-62页
     ·调查对象的统计描述第58-59页
     ·测量条款的统计描述第59-62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62-72页
     ·大样本探索性因子分析第62-64页
     ·人际和谐倾向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64-67页
     ·分配公平倾向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67-69页
     ·沟通方式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69-71页
     ·个人创新行为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第71-72页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第72-75页
     ·性别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第72-73页
     ·年龄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第73页
     ·学历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第73-74页
     ·年收入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第74-75页
     ·工作年限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第75页
   ·沟通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第75-81页
     ·人际和谐倾向、分配公平倾向对沟通方式的影响第77-78页
     ·人际和谐倾向、分配公平倾向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第78-79页
     ·沟通方式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第79-80页
     ·以沟通方式为中介的作用模型第80-81页
   ·模型拟合比较第81-90页
     ·完全中介模型(M1)第81-84页
     ·部分中介模型(M2)第84-86页
     ·部分中介修正模型(M3)第86-89页
     ·模型检验结果比较第89页
     ·假设验证情况第89-90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90-98页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90-94页
     ·结论一第90页
     ·结论二第90-91页
     ·结论三第91-92页
     ·结论四第92-93页
     ·结论五第93-94页
     ·结论六第94页
   ·研究结论的实践意义第94-95页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第95-98页
     ·研究不足第95-96页
     ·后续研究建议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8页
附录第108-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与新员工情绪智力对个人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合资企业中关系资本、知识冲突与知识转移效能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