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合资企业 | 第12-13页 |
·知识冲突 | 第13页 |
·关系资本 | 第13-14页 |
·媒介渠道 | 第14页 |
·知识转移效能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5-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9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关于关系资本、知识冲突与知识转移的文献综述 | 第21-51页 |
·知识分类及知识层次的研究 | 第21-28页 |
·知识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知识的分类 | 第22-25页 |
·知识的转化 | 第25页 |
·知识的层次 | 第25-27页 |
·知识分类及层次的研究评述 | 第27-28页 |
·知识冲突的研究 | 第28-34页 |
·冲突的定义 | 第28-29页 |
·冲突的分类 | 第29-30页 |
·冲突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 第30-32页 |
·知识冲突的类型 | 第32-34页 |
·知识冲突的研究评述 | 第34页 |
·关系资本的研究 | 第34-38页 |
·关系资本的定义和构成 | 第34-35页 |
·信任的分类和作用 | 第35-37页 |
·沟通的内涵 | 第37页 |
·关系资本的研究评述 | 第37-38页 |
·媒介渠道的研究 | 第38-40页 |
·媒介渠道的构成 | 第38-39页 |
·媒介渠道容量 | 第39-40页 |
·媒介渠道丰富度 | 第40页 |
·媒介渠道的研究评述 | 第40页 |
·知识转移效能的研究 | 第40-48页 |
·知识转移效能的组成 | 第44页 |
·知识转移数量 | 第44-45页 |
·转移知识的吸收水平 | 第45-46页 |
·转移知识的再创造水平 | 第46-48页 |
·知识转移效能的研究评述 | 第48页 |
·以往研究回顾小结 | 第48-51页 |
3 案例研究 | 第51-65页 |
·案例背景 | 第51-52页 |
·电梯的定义 | 第51页 |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背景 | 第51-52页 |
·电梯“控制系统”的案例分析 | 第52-60页 |
·选择控制系统的原因 | 第52-53页 |
·控制系统的涵义及组成 | 第53-55页 |
·控制系统引进中的知识冲突、知识转移等过程 | 第55-57页 |
·控制系统使用、改进中的知识冲突、知识转移等过程 | 第57-60页 |
·案例研究结论 | 第60-65页 |
4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第65-75页 |
·已有相关的研究模型 | 第65-67页 |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 第67-68页 |
·研究假设 | 第68-75页 |
·知识冲突 | 第68-70页 |
·关系资本 | 第70页 |
·媒介渠道 | 第70-71页 |
·中介作用 | 第71-75页 |
5 研究设计与数据获取 | 第75-81页 |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 第75-78页 |
·问卷设计与发放 | 第78-80页 |
·问卷结构 | 第78页 |
·问卷前测 | 第78-79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79-80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80-81页 |
6 实证分析 | 第81-113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81-85页 |
·信度分析 | 第85-86页 |
·效度分析 | 第86-90页 |
·方差分析 | 第90-95页 |
·相关分析 | 第95-96页 |
·回归分析 | 第96-110页 |
·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检验 | 第96-97页 |
·关系资本和知识转移效能 | 第97-100页 |
·知识冲突和知识转移效能 | 第100-102页 |
·关系资本和媒介渠道 | 第102-104页 |
·知识冲突和媒介渠道 | 第104-105页 |
·媒介渠道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105-110页 |
·假设验证结果总结 | 第110-113页 |
7 结果讨论 | 第113-121页 |
·关于关系资本、媒介渠道与知识转移效能的关系讨论 | 第113-118页 |
·关系资本和知识转移效能的关系讨论 | 第113-115页 |
·媒介渠道和知识转移效能的关系讨论 | 第115-116页 |
·关系资本和媒介渠道的关系讨论 | 第116-117页 |
·媒介渠道对关系资本和知识转移效能的中介效应的关系讨论 | 第117-118页 |
·关于知识冲突、媒介渠道与知识转移效能的关系讨论 | 第118-121页 |
8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121-125页 |
·构思模型修正 | 第121页 |
·研究结论 | 第121-122页 |
·研究不足 | 第122-123页 |
·研究展望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5页 |
附录:调查问卷表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