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大学生与新员工情绪智力对个人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情绪智力受到广泛关注第12-13页
     ·企业对员工情绪智力能力提出要求第13-14页
     ·大学毕业生离职率高,组织社会化过程困难加剧第14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创新点和重难点第15-16页
     ·创新点第15页
     ·重难点第15-16页
   ·研究框架第16-18页
2 文献回顾第18-52页
   ·情绪智力的概念第18-23页
     ·情绪智力概念的起源第18页
     ·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第18-20页
     ·情绪智力的含义第20-21页
     ·情绪智力相关概念辨析第21-23页
   ·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与量表第23-35页
     ·Mayer的认知能力取向情绪智力模型第24-27页
     ·Goleman的工作表现取向情绪智力模型第27-29页
     ·Bar-On的人格取向情绪智力模型第29-30页
     ·国外情绪智力模型的对比与评价第30-34页
     ·国内情绪智力模型第34-35页
   ·情绪智力的应用研究第35-40页
     ·情绪智力与性别差异第35-36页
     ·情绪智力与社会生活第36-37页
     ·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第37-38页
     ·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第38-39页
     ·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第39-40页
     ·情绪智力与其他第40页
   ·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第40-45页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特点第40-41页
     ·人际关系相关研究与评述第41-43页
     ·人际关系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第43-44页
     ·人际关系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44-45页
   ·人格的相关研究第45-52页
     ·人格的定义和特点第45-46页
     ·人格的理论研究第46-47页
     ·大五人格理论第47-48页
     ·大五人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第48-49页
     ·大五人格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49-52页
3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第52-60页
   ·以往研究的总结第52-53页
     ·以往研究已取得的进展第52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52-53页
   ·本研究模型的构建第53-55页
     ·研究模型的构建第53-54页
     ·各研究变量的说明第54-55页
   ·研究假设第55-60页
4 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第60-70页
   ·研究目的第60页
   ·研究方法第60页
   ·研究对象第60-63页
     ·新员工样本第60-62页
     ·大学生样本第62-63页
   ·问卷设计与各变量的测量第63-65页
     ·问卷的设计第63页
     ·各变量的测量第63-65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65-70页
5 数据分析第70-112页
   ·新员工样本数据分析第70-93页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70-76页
     ·相关分析第76-78页
     ·回归分析第78-93页
   ·大学生样本数据分析第93-107页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94-98页
     ·相关分析第98-100页
     ·回归分析第100-107页
   ·比较分析第107-112页
     ·方差分析第107页
     ·相关回归分析对比第107-110页
     ·中介作用对比第110页
     ·缓冲作用对比第110-112页
6 研究结果讨论第112-124页
   ·各变量的关系讨论第112-116页
     ·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工作绩效的关系讨论第112-113页
     ·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关系讨论第113-114页
     ·人际关系与学业成绩/工作绩效的关系讨论第114-115页
     ·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讨论第115-116页
     ·大五人格特质的缓冲作用讨论第116页
   ·新员工样本与大学生样本存在的差异讨论第116-124页
     ·情绪智力对学业成绩/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差异第116-118页
     ·情绪智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差异第118-119页
     ·人际关系对学业成绩/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差异第119-120页
     ·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差异第120-121页
     ·大五人格特质的缓冲作用差异第121-124页
7 研究的结论与意义第124-130页
   ·研究结论与模型修订第124-126页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126-128页
     ·理论意义第126页
     ·实践意义第126-128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28-130页
     ·研究的不足第128-129页
     ·研究展望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2页
附录1 新员工样本调查问卷第142-146页
附录2 大学生样本调查问卷第146-150页
致谢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压力源、组织支持感知与工作投入关系研究
下一篇:人际和谐倾向、分配公平倾向对个人创新行为影响研究--透过沟通方式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