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支持体系建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文献述评 | 第13-20页 |
·人才开发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人才的定义 | 第13页 |
·专业技术人才的定义 | 第13-14页 |
·人才开发的定义 | 第14页 |
·国外人才开发研究 | 第14-16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15页 |
·激励理论 | 第15-16页 |
·实践探索 | 第16页 |
·国内人才开发研究 | 第16-17页 |
·人才开发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 | 第17页 |
·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研究 | 第17-20页 |
·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特征 | 第17-19页 |
·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 | 第19页 |
·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实施步骤 | 第21-22页 |
4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 第22-35页 |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经济总体水平 | 第23-25页 |
·产业发展水平 | 第25-26页 |
·人民生活水平 | 第26-27页 |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小结 | 第27-28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 | 第28-29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 | 第29-31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 | 第31-34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小结 | 第34-35页 |
5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问题及原因 | 第35-41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8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 | 第35-36页 |
·专业技术人才密度小、使用效率低 | 第36页 |
·高层次人才稀缺,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 第36-37页 |
·非公经济、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短缺 | 第37页 |
·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37-38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8-41页 |
·人才意识淡薄,用人理念存在误区 | 第38页 |
·政策缺乏统筹性,难以落到实处 | 第38-39页 |
·管理职责不明确,部门协调性较差 | 第39页 |
·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开发投入不足 | 第39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载体功能不够 | 第39-40页 |
·生活条件艰苦,社会环境相对较差 | 第40-41页 |
6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目标和任务 | 第41-48页 |
·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41页 |
·经济社会发展是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先决条件 | 第41-42页 |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 第42-46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定性预测 | 第42-43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定量预测 | 第43-45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目标分析 | 第45-46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主要任务 | 第46-48页 |
7 构建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支持体系的对策 | 第48-60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预测规划体系建构 | 第48-51页 |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 | 第48-49页 |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规划 | 第49-50页 |
·推动规划实施与评估改进 | 第50-51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引入退出体系建构 | 第51-53页 |
·加大引才力度,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 第51-52页 |
·实施引智工程,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 第52-53页 |
·完善保障机制,做好稳定和留住人才工作 | 第53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选用配置体系建构 | 第53-56页 |
·优化人才市场机制 | 第54页 |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 第54-55页 |
·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 | 第55-56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激励约束体系建构 | 第56-58页 |
·实施科学化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56页 |
·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激励机制 | 第56-57页 |
·健全规范化的职务晋升机制 | 第57-58页 |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构 | 第58-60页 |
·发挥主体作用,做好教育培训规划 | 第58页 |
·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培养活动 | 第58-59页 |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育培训效果 | 第59-60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