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我国铜加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14页 |
·铜的资本属性要求铜加工企业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 第14页 |
·H公司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之路 | 第14页 |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主要内容及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铜加工行业现状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对销售风险管理或客户资信评估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19页 |
·对采购风险或库存风险管理的研究 | 第19-20页 |
·风险控制的套期保值理论 | 第20-22页 |
·库存理论及H公司风险允许的库存阈值计算 | 第22-24页 |
·层次分析法理论及其在客户资信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 第24-29页 |
·价格机制及该机制发挥作用的复杂环境 | 第29-31页 |
第3章 H公司经营特点及主要经营风险分析 | 第31-41页 |
·H公司经营特点 | 第31-34页 |
·H公司的技术特点 | 第31页 |
·H公司的产品定价模式 | 第31-32页 |
·H公司产品的经营模式 | 第32页 |
·H公司的产品市场及销售、出口方式 | 第32-33页 |
·H公司近年来的投资特点 | 第33-34页 |
·H公司的主要经营风险 | 第34-41页 |
·采购及其风险 | 第35页 |
·应收账款及其风险 | 第35-36页 |
·铜价高企并剧烈波动造成的风险 | 第36-37页 |
·关税及进出口政策变化的风险 | 第37页 |
·产品单位加工费和单位毛利下降造成的风险 | 第37-38页 |
·铜价高企带来流动资金紧张的风险 | 第38页 |
·汇率风险 | 第38页 |
·遭遇反倾销的风险 | 第38-39页 |
·非贸易方面的壁垒引发的风险——技术壁垒 | 第39-41页 |
第4章 H公司经营风险防范模型的设计及应用实证 | 第41-61页 |
·客户资信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1-51页 |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42-43页 |
·模型的常用指标 | 第43-44页 |
·模型应用 | 第44-51页 |
·H公司在2008年危机爆发后采取的措施 | 第51-54页 |
·高度关注客户经营情况和动态 | 第52页 |
·重新建立所有销售相关台帐 | 第52页 |
·借机推行新的点价政策,扩大保证金制度的实施范围 | 第52页 |
·控制质量,按期发货,严格履行合同 | 第52-53页 |
·成立控制风险领导小组 | 第53页 |
·控制销售风险的其它措施 | 第53-54页 |
·H公司预防下游客户毁约措施 | 第54-57页 |
·重新评估客户资信 | 第54页 |
·严格内部管理 | 第54页 |
·精心组织生产,准确、及时、完整地履行合同 | 第54-55页 |
·H公司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 | 第55-57页 |
·H公司风险控制效果 | 第57-61页 |
·H公司的品牌已经上升为国际一线品牌 | 第57页 |
·H公司已经开始具备极强的成本转嫁能力和议价能力 | 第57-58页 |
·H公司的客户群体高端优质,合作长期稳定 | 第58页 |
·H公司已经具备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 第58页 |
·H公司已经开始参与和主持制定行业标准 | 第58-59页 |
·H公司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实力 | 第59-60页 |
·H公司已经具备较强的人才竞争优势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1-63页 |
·本研究结论 | 第61页 |
·H公司风险控制模型的防范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