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中美大学生美剧接受的对比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8-9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概念、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9-13页
  一、研究概念:美剧及美剧的制播模式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三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3页
 第三节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 基本理论第13-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页
 第四节 论文框架第14-15页
第二章 中美大学生对美剧的收视途径及其差异性分析第15-32页
 第一节 美国大学生对美剧的收视途径第15-18页
  一 美国五大电视网的美剧第15-16页
  二 美国大学生对美剧的收视途径第16-18页
 第二节 中国大学生对美剧的收视途径第18-21页
  一 美剧在中国传播的发展历程第18-19页
  二 中国大学生对美剧的收视途径第19-21页
 第三节 中美大学生对美剧收视途径的差异性分析第21-32页
  一 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第22-29页
   1 权力距离的大与小第23-25页
   2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第25-29页
  二 中美两国美剧受众结构差异第29-32页
   1 中美两国美剧受众的年龄差异第29页
   2 中美两国美剧受众的文化水平差异第29-32页
第三章 中美大学生对美剧解读方式的对比研究第32-49页
 第一节 参照式解读和批评式解读第32-39页
  一 参照式解读的三种参照对象:"我"、"我们"和"他们"第34-35页
  二 参照式解读的两种价值立场:解释性论述、规范化论述第35-36页
  三 批评式解读的三个标准:语义的、语法的、语用的第36-39页
 第二节 参照式解读和批评式解读的延伸第39-47页
  一 热的/参照式的解读——认真的解读模式第39-41页
  二 冷的/参照式的解读——游戏的解读模式第41-43页
  三 热的/批评式的解读——意识形态的解读模式第43-46页
  四 冷的/批评式的解读——美学的解读模式第46-47页
 第三节 中美大学生解读美剧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第47-49页
第四章 结论第49-51页
 一 中美大学生对美剧的收视途径存在差异第49页
 二 中美大学生对美剧的解读模式存在差异第49-50页
 三 中美大学生对美剧的选择标准存在差异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一第54-55页
附录二第55-5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一届全运会体育赛事营销案例研究
下一篇:高校教师对我国男女退休年龄政策的态度研究--以兰州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