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建构”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概念阐述 | 第10页 |
三、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第10-12页 |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结构—建构”语文教学策略的理念阐述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基本理念 | 第14-17页 |
第二节 与相关教学策略的关系 | 第17-20页 |
一、尝试教学法 | 第17页 |
二、和谐教学法 | 第17-18页 |
三、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结构—建构”语文教学策略的目标任务 | 第20-24页 |
第一节 提升语文素养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发展学生思维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实现课程理念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构—建构”语文教学策略的实施 | 第24-46页 |
第一节 教学准备的策略 | 第24-26页 |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 第24-25页 |
二、教学材料的处理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课堂教学设计 | 第26-29页 |
一、课堂设计模型 | 第26-27页 |
二、课堂设计的理论阐述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教学行为选择 | 第29-34页 |
一、选择的依据 | 第29-32页 |
二、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基本课型 | 第34-38页 |
一、阅读教学课型 | 第34-36页 |
二、写作教学课型 | 第36-38页 |
第五节 案例论证 | 第38-46页 |
一、案例1—立足于“方法程序结构”的古文教学设计 | 第38-41页 |
二、案例2—立足于“方法程序结构”的作文教学设计 | 第41-44页 |
三、案例3—立足于“方法程序结构”的诗歌教学设计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评价体系和保障措施 | 第46-56页 |
第一节 评价体系 | 第46-52页 |
一、目标达成评价 | 第46页 |
二、过程实施评价 | 第46-50页 |
三、效能实施评价 | 第50-52页 |
第二节 保障措施 | 第52-56页 |
一、课堂教学策略 | 第52-54页 |
二、校本研究策略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