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苏威苏州分公司供应商选择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供应商选择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20-30页 |
2.1 供应商的类型 | 第20-21页 |
2.2 供应商选择的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2.2.1 国外学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2.2 国内学术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2.3 供应商选择的方法 | 第24-27页 |
2.3.1 定量的方法 | 第25页 |
2.3.2 定性的方法 | 第25-27页 |
2.4 供应商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维苏威苏州分公司的供应商及其选择现状分析 | 第30-42页 |
3.1 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 | 第30-31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30页 |
3.1.2 公司主要业务 | 第30-31页 |
3.2 公司主要的供应商 | 第31-32页 |
3.3 公司供应商选择的现状 | 第32-35页 |
3.4 公司供应商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42页 |
3.4.1 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不完善 | 第35-37页 |
3.4.2 供应商评选程序缺乏有效性 | 第37-38页 |
3.4.3 供应商选择方法简单 | 第38页 |
3.4.4 选择的主观性过强 | 第38页 |
3.4.5 缺乏后续定期评价 | 第38-42页 |
第四章 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构建和模型研究 | 第42-58页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2-43页 |
4.1.1 系统全面原则 | 第42页 |
4.1.2 简单可操作性原则 | 第42页 |
4.1.3 差异性原则 | 第42-43页 |
4.1.4 定量和定性结合原则 | 第43页 |
4.2 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43-52页 |
4.2.1 一级指标 | 第43-45页 |
4.2.2 二级指标 | 第45-52页 |
4.3 供应商指标体系设计的模型 | 第52-58页 |
4.3.1 模糊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52-53页 |
4.3.2 模糊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53-55页 |
4.3.3 选择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 第55-58页 |
第五章 维苏威苏州分公司供应商选择模型的应用 | 第58-70页 |
5.1 潜在供应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58-65页 |
5.2 制定潜在供应商评分标准 | 第65页 |
5.3 供应商评定和采购份额分配 | 第65-70页 |
第六章 维苏威苏州分公司供应商有效选择的保障措施 | 第70-80页 |
6.1 改进供应商选择流程设计 | 第70-71页 |
6.2 形成全面的选择指标体系 | 第71-72页 |
6.3 建立完善的评选程序 | 第72-73页 |
6.4 选用科学的方法 | 第73页 |
6.5 组建负责的评价小组 | 第73-74页 |
6.6 实行定期的绩效评估 | 第74-76页 |
6.7 维护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第76-8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7.1 本文的主要总结与结论 | 第80页 |
7.2 研究的不足 | 第80-81页 |
7.3 研究的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