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水泥沥青砂浆主要原材料的优选 | 第13-23页 |
2.1 水泥沥青砂浆主要原材料性能指标 | 第13-14页 |
2.2 砂浆性能检测试验方法 | 第14-17页 |
2.2.1 CA砂浆工作性能指标试验方法 | 第14-16页 |
2.2.2 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 第16页 |
2.2.3 膨胀率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4 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 第17页 |
2.3 水泥沥青砂浆主要原材料的优选 | 第17-23页 |
2.3.1 水泥沥青砂浆流变特性与均质性分析 | 第17-20页 |
2.3.2 乳化沥青的优选 | 第20页 |
2.3.3 砂的优选 | 第20-21页 |
2.3.4 水泥的优选 | 第21-23页 |
第3章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配合比设计 | 第23-40页 |
3.1 材料组成设计与优化 | 第23-36页 |
3.1.1 沥青乳液与水泥质量的比值(Ma/Mc) | 第23-25页 |
3.1.2 砂与水泥的比值(Ms/Mc) | 第25-28页 |
3.1.3 膨胀剂对砂浆性能影响 | 第28-32页 |
3.1.4 硅灰对砂浆性能影响 | 第32-33页 |
3.1.5 减水剂对砂浆性能影响 | 第33-34页 |
3.1.6 稳定剂对砂浆性能影响 | 第34-35页 |
3.1.7 早强剂对砂浆性能影响 | 第35-36页 |
3.1.8 消泡剂对砂浆性能影响 | 第36页 |
3.2 CRTSⅡ型板式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基本配比 | 第36-37页 |
3.3 适应不同施工温度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干料配方设计 | 第37-40页 |
3.3.1 铝粉掺量的控制 | 第37-38页 |
3.3.2 稳定剂掺量的控制 | 第38-39页 |
3.3.3 缓凝剂与早强剂的掺配 | 第39页 |
3.3.4 引气剂的掺配 | 第39-40页 |
第4章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研究 | 第40-55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0页 |
4.2 施工现场原材料存放 | 第40页 |
4.3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试配试验 | 第40-47页 |
4.3.1 原材料的选定 | 第40-41页 |
4.3.2 材料相容性检验 | 第41页 |
4.3.3 配合比设计 | 第41-42页 |
4.3.4 搅拌工艺制定 | 第42页 |
4.3.5 正交设计试配方案 | 第42-46页 |
4.3.6 工艺性试验及配合比的最终确定 | 第46-47页 |
4.4 施工工艺 | 第47-53页 |
4.4.1 轨道板限位装置安装 | 第47-48页 |
4.4.2 润湿工艺 | 第48-49页 |
4.4.3 封边工艺 | 第49-50页 |
4.4.4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配制 | 第50-51页 |
4.4.5 灌注工艺 | 第51-52页 |
4.4.6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养护 | 第52页 |
4.4.7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质量评定 | 第52-53页 |
4.5 质量控制 | 第53-55页 |
4.5.1 砂浆充填层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 第53-54页 |
4.5.2 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基本原则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