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0-3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1.素质发展和素养培育的时代诉求 | 第11-12页 |
2.活动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 | 第12-13页 |
3.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理论审视 | 第13页 |
4.个案小学的数学活动教学特色 | 第13-14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活动的内涵 | 第14页 |
2.活动教学的内涵 | 第14-15页 |
3.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内涵 | 第15-16页 |
4.小学数学“四亲”活动教学的内涵 | 第16页 |
(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1.活动教学的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3.文献述评 | 第25页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1.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2.研究意义 | 第26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6-29页 |
1.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2.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六)研究效度与伦理 | 第29-32页 |
1.质性研究的效度 | 第29-30页 |
2.质性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第30-32页 |
一、进入研究现场 | 第32-38页 |
(一)个案学校的基本情况 | 第32-34页 |
1.研究者初探“亲亲校园” | 第32-34页 |
2.S小学“亲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第34页 |
(二)个案学校数学活动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34-38页 |
1.产生的背景 | 第35页 |
2.发展与变化 | 第35-38页 |
二、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现实样态 | 第38-48页 |
(一)《千米的认识》课堂实录(YG20171019) | 第38-42页 |
1.体育教师带领下的实地感受 | 第39-40页 |
2.数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推算,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 第40-41页 |
3.课外作业 | 第41-42页 |
(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TG20171011) | 第42-48页 |
三、小学数学“四亲”活动教学的理论建构 | 第48-70页 |
(一)“四亲”活动教学指导思想 | 第48-49页 |
(二)“四亲”活动教学关键词 | 第49-67页 |
1.亲近——指向活动内容 | 第49-53页 |
2.亲证——指向活动过程 | 第53-59页 |
3.亲在——指向活动状态 | 第59-63页 |
4.亲和——指向活动主体间关系 | 第63-67页 |
(三)“四亲”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67-70页 |
1.所有的活动都是从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的 | 第67-68页 |
2.所有的活动都是面向学生的 | 第68页 |
3.所有的活动都是真实的、结构良好的 | 第68-70页 |
四、成功开展数学“四亲”活动教学的支持条件分析 | 第70-76页 |
(一)教师主观条件 | 第70-72页 |
1.进步的教育信念和开放的心态 | 第70-71页 |
2.扎实的专业知识 | 第71-72页 |
3.教师对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 第72页 |
(二)客观条件 | 第72-76页 |
1.特色的学校文化 | 第72-73页 |
2.完备的教研共同体 | 第73-76页 |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76-84页 |
(一)结论 | 第76-79页 |
(二)启示 | 第79-84页 |
1.理念引领:以“四亲”数学活动教学实现学生数学素养培育 | 第79-81页 |
2.双重保障:在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下推动数学活动教学发展 | 第81-84页 |
结语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 第92-94页 |
后记 | 第94-95页 |